……

接到了桑显和的降书,闻讯知了屈突通率主力已然东去,李建成、刘文静当即率兵追击!

杜正伦一一记下应诺。

因就又有了让王须达等郭孝恪伤好后去接任陕州总管之此令。

时候回到十来天前,也就是李密夜读李善道檄文,汗出如浆时。

“授秦敬嗣开府仪同三司、虢州总管,督弘农、桃林、朱阳、长渊、卢氏诸县军事;授王须达开府仪同三司、暂领陕州总管。授罗龙驹上仪同三司,授薛万均、张伏生、姚阿贵、高季辅仪同三司。授张怀吉朝请大夫、源大师朝散大夫,令张怀吉不必急着返来河北,先留弘农。”

於是,其意遂决。

因为部曲思乡,不肯再往东去,放屈突通部去洛阳之此计议,未有得以达成,但获得的服从也还算甚好。

都是为了守住弘农等县、包管弘农等县到河内的通道安但是采纳的进一步的办法。

“公於今,进不得进,而长安已为唐公已有。公部多关西人,思乡情切,闻代王既立,公之军心必散。公设若欲降唐公,为隋背叛,固可仍驻兵逗留,候唐公之召。然若公本心不改,还是是必为隋之忠臣,名留后代汗青,为古人所崇誉,则当前之计,宜当速东走赴洛!

高兴的表情,这时已得以稍许的平复,李善道摸着短髭,望了望堂外光辉的夏季阳光,继复命令说道:“奉告敬嗣,所得良马,尽送贵乡;所得甲械,他留下五千件,用以他在弘农扩兵,余者亦送贵乡。屈突通亲卫数千,如有愿留弘农者,其可留用之,不肯留而愿从屈突通者,也都送来贵乡。再奉告王须达,陕县,他暂驻之,等郭孝恪的伤势好后,调郭孝恪代替他。另,令秦敬嗣、王须达,务必谨慎,不成因稠桑一胜掉以轻心,须防唐军再袭!”

沿谷水河谷,穿越群山,过陕县、桃林县,过稠桑原,过阌乡县,约四五百里外,潼关北城。

就在李密读完李善道檄文的次日,他传令全军,拔营起寨,东赴洛阳。

正如他对屈突通说的,屈突通部的将士,多关中人,就其军中目前的情势来看,其军中将士已是军心涣散,多思归乡,那再等下去的话,会不会屈突通即使还要立人设,可他军中的将士们就要降了?张怀吉对此不但是不敢包管了,且感觉这类能够性非常之大,这是第二。

看完第二道捷报,堂中没有外人,李善道欢畅的表情难以压抑。

本军的主将摇身一变,不再是别人之臣,自成一系,成为了“主公”,对於部下们来讲,确乎是好处大大。此前就是刘黑闼,也仅得李密“仪同三司”之授,当下,张伏生等已并为仪同三司,罗龙驹更高一等,位从四品,至若秦敬嗣、王须达,跃至开府,已正四品之勋官矣。

李善道把草拟对秦敬嗣等的嘉奖令的号令,与杜正伦重说了一遍。

屈突通要建立他的忠臣人设,可真要他为隋死,他也不想干,难觉得外人所道者,恰是张怀吉看破了他后,不客气地向他指出的“公不过大言以邀浮名之语耳”此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