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招降讨进说军纪[第1页/共3页]

这县吏说道:“比年战乱,水旱蝗灾,大河东西,现在饥民如潮,粮价腾踊,县宰故乃於客岁初开端,私令小人,运粮出仓,售与商贾。小人虽知此乃极刑,何如县宰令下,不敢不遵!”

县吏如何措置,李善道还没想好,但吏卒、仆人、官奴婢如何措置,不需多想。

时已夜色渐至,寻各乡乡豪索粮之此事,今晚倒是办不成了,只能比及明天再说,但各乡乡豪的粮,一时索不得,城内豪强、富户的粮,打铁趁热,趁着李善道、刘胡儿部刚杀进城中,满城震惊,这些豪强、富户必正值惶怖之机,今晚却便可脱手索要。张怀吉则就也出了县衙,秦敬嗣领了一旅部曲,和他一道,就先一家接着一家的,向县内驰名的富户、豪强讨进奉。

张怀吉笑道:“刚才郎君问,宜用何法,才好能从鄙县富户手中收得粮食,却体例现已有矣!只是有一点,小道敢请郎君互助。”

这县吏哪知“赤手套”是甚么意义,但李善道的话意,他自是能够听得明白,吓了一跳,仓猝亦不吞吐了,撅着屁股,趴在地上,便惶声答道:“启禀将军,小人哪有本钱倒手卖粮?卖出的县库储粮,多数是卖给了本县的乡豪,部分是卖给了汲郡等地的粮商。”

这十余人都是酸枣县衙的大吏。

春季的夜风没了夏天的闷热,但四周吹来,却也没有昨晚的风凉。

李善道问道:“卖给那里的商贾了?”

李善道笑道:“你不必说了,我已晓得了。必然是卖给你了!县令把粮给你,你倒手卖出,得了利后,大头给县令,小头你得之,你这厮,实是县令的赤手套,是也不是?”

楼上摆了一张紫檀木的案几,相对放了两具坐榻。

略做了下流移,刘胡儿说道:“郎君,刚入城时,遇见了贵部的王郎君,他正在惩罚一个火长。俺问了问,是这火长劫掠民家,伤了一个男丁。王郎君说要把他捆了,军法处置,并言及,此是郎君之令。敢问郎君,可果如此么?”

侯友怀慷慨应道:“郎君有怜士之心,竟愿开分外之恩,友怀怎敢不为郎君效此劝降之劳?”

李善道顾视他两人,说道:“那底下来,该如何办,两位也都晓得了吧?”

楼上四角,也插满了火把。火苗随风摇摆,照得楼上彤红一片。——但实在楼上不消火把亦行,因为而下的城中,东城、西城、南城、北城,全部的县城里,大部分的街巷上,几近尽是红十足的火光。倒非是走了水,火光皆火把的光,火把,都是漫衍於满城中的义兵将士们所打。这满城的火光,加上县衙前院、后院的火光,映托得这座楼阁上,已然是甚为敞亮。

侯友怀颇是惊奇,说道:“县衙府库的存粮,只剩有千余之石?”

李善道笑道:“这有何难?”瞥见恰好秦敬嗣进了县衙,来到了堂外院中,就等他进到堂内后,不等他先汇报,先命令说道,“三郎,你亲带上一旅人,佐助张道长为咱部中取粮。”

刘胡儿能够是考虑到安然的题目,起先没有进城,直比及城内大抵已定,才在亲兵们的护从下,进了城中。二更时分,他来到了县衙。

他待要问时,李善道又说道:“详细的,你先不必问,张道长会与你说的。”问道,“城中景象如何了?”

李善道这时已不在堂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