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疑或围魏从容择[第2页/共4页]

不过比拟持续打击霍邑也好、比拟转攻文城郡也罢,东入长平郡同时亦如屈突通所指,固然存在好打、打下后利於安定河东南部的好处,但此举却能够给李世民留下更多时候集结兵力,反使汉军堕入被动,——倒是此策,在屈突通的这三策当中,是最保守的一策。

但罗艺、王君廓不约而同,都以为窦建德足能挡住李世民的判定,却李善道不能苟同。

再是做足了迎战李世民的心机扶植,毕竟将要面对的敌将是李世民。

跟着刘黑闼来的,另有罗艺、高开道。别的,王伏宝、王须达、王君廓等也都来了。

此策不成用,则持续攻霍邑和转攻文城两策,又何策为好?

如果选用此策,就等於是主动地放弃了计谋上的主导权,是在局面无益於己军的前提下,却竟主动地转入被动防备,是在给李世民供应反击的机遇。

“我军已克临汾的动静,李世民必定已知。常理计之,既打下了临汾县城,则我军的下一步目标,定然就是霍邑。李世民所率的唐援,间隔文城郡对岸另有两三天的路程,到了文城郡对岸今后,他先得渡河,以后才气再向霍邑进兵,又从文城到霍邑,沿途多山,门路不易行,如此,往少里算,即便不算上他休整的时候,他前前后后,等他兵到霍邑,最起码得十来天。

还是如前文所述,河东地界,也就是后代山西,团体地貌呈“两山夹一川”的格式,东边太行山,西边吕梁山,汾水贯穿此中。非论从北往南攻,还是从南往北攻,最便於雄师行军的线路,皆是沿汾水河谷行进。沿汾水河谷一线,多有重镇。单在临汾、西河等境内,重镇便有临汾、霍邑、灵石、介休等地,此中又尤以霍邑、灵石两地因其阵势,最为紧急。

李善道极力将本身对李世民的这份顾忌掩住,——他是汉军主将,不能仗没开打,就先在本军将领前弱了自家威风,抚髭安闲,转问屈突通,说道:“屈突公,你如何看?”

李善道的话没说完,但诸人皆知其意,他这是在踌躇,霍邑还要不要现在去打了。

却这王君廓“士气”如此此话,说的有事理。

刘黑闼揣摩说道:“郎君此虑甚是。若换俺为李世民,俺也会采纳此策。”

李善道说道:“三者利弊,各是如何?请公细说。”

这会儿是下中午分,将到傍晚,兵马离临汾县城已有四十多里,再行一日多便可至霍邑。

从舆图上来看的话,文城郡北边的龙泉郡、东边的临汾郡与绛郡、南边的河东郡,都不是大郡,俱只东西、南北各约二百里高低,而文城郡与这几个郡比拟更是为小。却这文城郡东西、南北各才百余里远近。但只要落目文城郡,第一个会重视到的处所,就是其郡南边河东郡最北界的龙门县,另有与龙门同在汾水北岸,位处龙门东边的绛郡之稷山、正平两县和柏壁。

“十来天的工夫,他不能解除我军或许已将霍邑攻陷。故此,贤兄,你猜得没错,我的确是有所疑虑。李世民他会不会因为这些启事,干脆‘围魏救赵’,不赶着去救霍邑,而改兵入文城,攻我火线与侧翼为胁,进而起到救济霍邑的感化?”

霍邑县城东依霍山,西邻汾河,南扼白壁关,自古就是节制晋南、晋中的关头节点,是为晋南的北大门;灵石县城位处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四周群山环抱,中部汾河切穿韩信岭构生长达数十里的雀鼠谷,比霍邑还要险要几分,素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经”之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