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道看了数眼,便笑道:“君等大名,我早闻之,本日相见,不堪欣喜。君等既愿尽忠,便是我之臂膀,望君等今后**合力,我有功必赏。君廓已向我进禀,两败唐军的这两仗中,君等各有功绩,亦待河东此战打完,一并犒赏以酬君等之功。”
蒲坂城南,置在涑水对岸的守备兵马军报:打着李善道大旗的汉军,已经达到涑水南岸渡口四周,在汇集船只,似欲强渡涑水,其之前锋,逼近营外,指导叫骂,气势骄横。
王君廓没得李善道叫他起家的号令,趴在地上,不敢起来,说道:“臣微末小人,怎敢居功?都是大王的威德和运筹帷幄而至,臣才幸运前后两败唐军。”侧手指向边上的王敬之等,先容说道,“敢禀大王,此乃王敬之等虞乡诸君,均愿尽忠大王,为大王马前驱。”
“将军!王公的请令,一来一回,少说三天,王公再调兵改向蒲坂渡口,又起码两三天。李善道知兵善战,若待王公救兵至,战机恐怕已失,姜、李两位将军恐怕已败!至时,李善道两路夹攻,蒲坂弹丸之地,西、南皆河,阵势紧促,难以周旋,纵王公援至,何能为也?”
领头之将,披盔贯甲,鲜衣怒马,恰是王君廓,边上数将,多陌生面孔,则是王敬之等。——王君愕没有来驱逐李善道,他留在了虞乡城外的营地坐镇,以防有变。
听完这两道军报,柴静忧色满面,按住案几起家,说道:“将军!萧裕系李善道军中大将,其轻骑冒进,败於姜、李;兼以李善道部行军狼藉,以万余众,攻虞乡小城,半日无功,这些足见李善道部必是因其连胜而骄!兵法云之,骄兵必败。将军另有何疑?”
一道道的急报,看得独孤怀恩焦头烂额。
——在毁灭了窦建德部后的整军、扩编中,苏定方因与高雅贤等窦建德旧部的将士多熟,被李善道放了出去,取窦建德部四千兵由其统带,现已独领一营。李孟尝,原是王君廓的部将,李善道贺其年青勇猛,把他从王君廓营中调入本身的亲卫,顶替了苏定方的位置。
萧裕轻身犯险,直取出阻之唐军的中阵将旗此举,伤害是伤害,但如他所说,却倒也的确是通过此举,更能显出他,或言之李善道部的骄狂轻敌,能够起到更大的利诱姜宝谊等的感化。
萧裕接口笑道:“大王,高柱国部多步兵,若往追姜宝谊、李仲文,恐怕不好追上。臣部皆骑,若往追之,一夜兼程,必能追及。况高柱国我军之名将也,若使其诈败,恐损军威。不如由臣代高柱国,领骑追击?定能确保败而不露陈迹,且可保高柱国申明无损,或许更妥?”
高延霸大喜,暗朝萧裕伸个大拇指,就差“元德兄,你真是个好人”的感激话语出口。
中间转出一将,笑道:“大王令此追击,许败不准胜,臣大胆妄测,以骄唐军之计乎?”
风陵渡对岸,王长谐部的军报:北岸渡口被刘豹甲等紧紧守住,强渡不得,已向李渊奏报,要求转往河东郡西边的蒲坂渡口渡河,以声援独孤怀恩部。李渊的回令还没下到。
萧裕心头暖暖的,恭谨地答道:“大王,姜、李两部出阻臣之兵,多数是李仲文所部,臣一接战,便就试出,其部兵马甲械不精,练习不敷,战力平常,故臣才敢大胆佯作攻其将旗,以诈为骄狂。大王教诲,臣服膺在心。今后再有接战,臣必然不再犯险,谨从大王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