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势众威壮候援军[第2页/共3页]

李善道望了望帐外零散的细雨,摸了摸短髭,笑道:“我贤兄所率,只是偏师,我们两万多步骑主力,可不能反被我贤兄落在背面!等三郎护粮船开到,在对岸策应,我们便渡净水!”

中午时,秦敬嗣等和百余艘粮船,已到新乡县城南边的永济渠河段上。

……

新乡建县才三十来年,城墙甚么的,都还算是新的,的确颇是坚毅。

新乡令说道:“幸亏我城南、北悉临水,贼攻之不易。已向获嘉、修武、武陟等县,另有郡治河内求援,现於下,我等只要死守待援!诸县和郡中援兵如能尽早抵至,城另有守住之望。”

诸人应诺。

军报中,提了句李君羡的表示,他很主动,不但此从刘黑闼攻武安郡,把他带来魏郡的部曲全都带上了,并且刘黑闼一给他说,想要请他去招降武安县,他半点不担搁,当天就出发了。

秦敬嗣应道:“是啊,郎君。若非万均、万彻兄弟身具万夫不当之勇,竟是仅仅以十余骑,便夺下了关门,且前后斩杀了临清关的守将、副将,临清关一战,决然难以如此顺利。”

阴云密布,细雨下的新乡县城上,也是灯火通亮,城内固然沉寂,难掩即将到来的烽火硝烟。

“敢问明府,是何计也?”

他愤恨地说道:“孟通守、独孤郡尉领我郡兵南下洛阳时候,俺就上书郡守,力谏不成!可郡守等以皇命难违,毕竟未听俺言。於今李贼兵临城下,我城中守卒虽告急招募到了千余丁壮弥补,总也不过两千余众。两千余众,如何敌得过数万虎狼之师?方今之计,只要一个了!”

“道长所言甚是。新乡如能招降得之,自是最好。”关於新乡县城如何得取,李善道已有定计,不过乎还是打清河县城以来,已经总结出来的“先攻心,其若不降,再攻之”的老体例。

细雨和冷风中,世人的视野再度投向了城西十来里外,李善道部曲驻扎之处。

他沉默了会儿,俄然建议脾气,怒道:“那如何办?总不能开城降贼吧?”

所来军报中,进禀之事,便是其已围邯郸,及分遣李君羡往去邯郸西北的武安招降。

李善道点点头,环顾众将,说道:“我以数万之众,众志成城,新乡其城虽有天时,若不降者,亦破之只在朝夕!彻夜兵马度过来后,先作休整,明日便先招降,若不降,尽力攻城!”

从临清关到新乡县城,三四十里远近。

两更时,军队尽数过了净水。当场驻扎,扑灭起堆堆的篝火。重新乡城头眺之,如似繁星落满大地。篝火映照下,有的将士困乏,帐篷搭起,和衣而眠;有的将士精力头好,围坐火堆旁,或擦拭兵器,或低声扳谈,临清关一战而克的捷报,使得诸部将士无不士气昂扬。

城中的守将、守卒在城头上张望,眼睁睁看着秦敬嗣部从城外而过,到至净水岸边,倒是没有出城扰袭。他们没有出城扰袭,秦敬嗣军队中,却稀有骑直驰到城下近处,耀武扬威!

看罢秦敬嗣的捷报、刘黑闼的军报,李善道表情不错,笑与郭孝恪、张怀吉等说道:“源大师之计,得以成矣。薛家兄弟以十余骑而夺下关门,临清关已被秦三郎夺下。我贤兄率部到了邯郸,也已开端攻城。李君羡前去武安招降。李君羡家在武安很驰名誉,我军又才得魏郡,武安郡兵主力尽被我军毁灭,趁我军之此胜威,这武安县城,倒是有能够不战而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