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天子欢畅的说着,胤祥听罢也是脑筋发热精力亢奋。基督教会神甫汤若望、南怀仁是胤祥为数未几打仗过的洋人,他们金发碧眼高大孔武的模样至今还历历在目,现在来了个洋婆子,也但是那般长相?胤祥在脑海里冒死描画着,不管如何也设想不出索非亚公主的模样,在一度热忱镇静中,胤祥接下了这个今后令他悔怨万分的任务。
终究走到御花圃,天子停下脚步,轻叹一声说道:“胤祥,你六岁上南书房,师承张英、李光地、熊赐履三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朕问你,你可还记得卜氏牧羊的故事?”
康熙听罢欣喜的微微一笑,接着问道:“你对卜氏有何评价?”
听到天子的问话,胤祥不明白与前话的干系,内心又是一惑,思考再三,胤祥娓娓答道:“孔子曰:君使臣以礼,世事君已忠。袁崇焕侍君忠贞不二却被枉杀,总归是崇祯天子昏聩无道,明活力数已尽,才有我大清入主中原,一统江山。”
听到天子已有些春秋的声音,胤祥的思路飘飘摇摇回到当下,面对天子的题目,胤祥思考半晌,安闲答道:“阿玛,儿子记得《弟子规》中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对财帛等身外之物,必然要看淡,如果不固执财物,兄弟之间的痛恨争斗就不会产生。儿子以为,兄弟之间不但要看淡财物,更要对待好处,如此这般,才气够兄友弟恭,敦睦完竣。”
胤祥只感受俄然一下子回到了10几年前的南书房,春秋相仿的兄弟几人战战兢兢的等候皇阿玛下了朝,到南书房来抽查他们的功课。胤祥记得,彼时的南书房里,被问住的总有九阿哥和十阿哥,而对答如流的也总有太子和本身。
“是,儿臣谨遵皇阿玛圣命。”胤祥说着又要跪下,康熙伸手拦住他,复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