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世约则很有几分运营的才气,他早预感到本年的年景不好,是以早早便囤积了大量的药材、布匹、粮食等物质,等物价上涨的时候,再在他本身的药房、绸缎庄和粮行里发卖,一转手就是两倍三倍的利润。
但是萧文明现在根底尚浅,还没有创办印书坊的本钱和经历,何况温伯明的面子他还是要卖的。
这些物质,本来就非常高贵,又颠末徐世约这么一炒作,更是让很多老百姓都承担不起,更有很多人在背后里骂他,是在发亡国财、喝百姓血,死了今后,是要千刀万剐下天国的!
两千两当中,二百两是要还给姐姐萧文秀的——此中一百两是本金,别的一百两则是利钱。
而题目就是徐世约已经很有钱了,又为甚么要去赚这几个黑心钱呢?
看着码放整齐的整整两百个银锭,萧文明已经看傻了,他带过来的几个押运银两临海屯的后辈,更是看得止不住地咽口水。
当时候,为了集齐一套一百零八将的人物卡,萧文明可没少吃干脆面——记得小学三年级,他每天的早餐就是那一包包味道浓烈得有些发腻的便利面……
一千四百两,那就是一百四十斤,这分量可不轻,体积也不小。并且这年初四周灾荒很多,抱着这么大一笔银子,在路上走不免引发宵小之徒的觊觎。
除此以外,萧文明另有多耍了一个谨慎眼。
再取出大头的一千两银子——这是作为临海屯的军费,先替屯里的后辈兵购买齐备戎服和兵器。
擅自刻印朝廷官印,那就划一于谋反!
因而他同温伯明和郑老板筹议了一下,雕版还是用了本来的那些,但是墨和纸都改用质量更好的,如许进步了本钱,五百两银子也就够新印五千册书了。
更何况,在这些绣像之下,除了盖有温伯明的私印以外,萧文明还分外加盖了临海屯的官印。
听了这话,郑老板如有所思道:“平常的书天然不能免俗,但是大人真是妙手腕啊,曲曲几页绣像,便将翻印转抄这个弊端完整处理了。小可想了这么多年、印了那么书,竟然想不出如许好的体例,真是忸捏忸捏……”
因而萧文明假装考虑了一下说道:“行吧,那看在半松先生的面子,接下来的这两千册书,也交给你来刊印,这下你对劲了吧?”
是以,想要集齐备套温伯明的亲笔的绣像,那就必须起码买上四本书,又从侧面增加了销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再加上萧文明印书的时候固然粗糙,可这印制这八页绣像时候倒是下了血本——本钱几近赶上了半本书——是以印刷质量也是非常精彩,在别人未获得原画原版的环境下,就是勉强翻印,也底子复制不出那种神韵来。
“哦?是吗?前两天,郑大老板不还是对我的书不觉得然吗?如何现在反倒催着我印书了?”萧文明冷冷一笑道。
郑老板所说的绣像,是萧文明特地奉求温伯明画的,共画了曹操、刘备、孔明,关羽,张飞、赵云、周瑜、吕布等八人。
他们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啊!
他嫌印书的本钱太低、成品格量太差,唯恐损了本身的名头。
但是同意之前,萧文明另有几句话要问郑老板:“郑老板前两天不是说过吗?说是好书一经出售,就会被遍及传抄,就是再外加一版,恐怕也卖不出像刚出版时候卖的那么好了,我就怕书卖不出去,迟误了郑老板赢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