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嬷嬷进门前早就拿艾叶将满身熏了一遍,恐怕过了病气给主子。她穿戴褐布褂袄,脸上虽有皱纹,一双眼睛却腐败得很,盛满了谢意,躬身道:“回蜜斯,已病愈了。串儿得知蜜斯仁善,嚷着要来给您叩首呢!”
当初听芙故乡闹饥荒,她寡居的母亲带着她投奔到都城里做楼府门房的亲戚家,因其在主子前很有脸面,便将这母女两安排进府里做事。恰好当时楼挽裳身边的一个大丫环因手脚不洁净被发卖了,大夫人见听芙脾气讨巧,便叫她去了东郊别业,陪女儿解闷儿。
“每次都说得好听!”老夫人深知他的脾气,哼道。
这会儿她仅着中衣,正捧着一杯热茶歪在暖阁窗边的美人榻上看书,一头漆墨的长发天然地顺在双颊两侧,袅袅热气氤氲着她水亮的眼眸。
这时萧盏拿代云同锦芝来比,想来是中意她的,老夫人淡笑道:“你不抉剔于她,我就谢天谢地了,总算有个明白人照顾你。”
如许的气候却没有打乱定国公每日的晨练,他刚在廊上耍完一套拳法,吐出浊气,浑身畅快地回了正房。老夫人也已醒来,正用温水洁面。有丫环见国公爷进门,利落地拧了帕子递上去。
此时老夫人身边的大丫环走了出去,目光在萧盏身上转了转,又敏捷撇开,恭敬道:“早膳备好了,已经将老太爷爱吃的送去书房了。”
“锦芝?”老夫人身边的大丫环都是颠末细心调丨教的,总不至于等闲出错,定是萧盏找茬。想到这里,她便让锦芝退下了,换小我给萧盏布菜,还不忘说道:“你是主子不假,可也不能到处苛待下人。”
儿子早逝,便只留下这么一个独苗苗,老夫人纵是有天大的火气,瞥见孙儿卖乖讨巧便只心软地冒泡,那里还会责备他。
与此同时,东郊别业当中也有人对这凄风冷雨不满。
楼挽裳又向后靠在了秋香色素面锦缎团垫上,笑道:“听芙这张嘴呐――平日里只她脸皮最薄,你却开她打趣。”
定国公知这孩子性烈,硬要扳正会适得其反,且不急于一时,便懒得理他,瞪他一眼权作警告,而后出了暖阁,往书房方向去。
“祖母也莫要须生常谈,孙儿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
听芙恍然,继而笑道:“是啊,我们这些打北边儿来的总感觉下雪才算夏季,却忘了这里分歧北方。”进了十月便是入冬,只不过都城处于南边,尚不及北地酷寒。
“又说甚的胡话!”老夫人责怪一声,便问他是如何了。
雨虽停了,风却没住,乍从暖阁出来的世人立时被冷得打个抖,语蓉赶紧将楼挽裳的大氅带子紧了紧,听芙从小丫环手里拿了手炉给她,却被她拒了:“才入冬就要手炉,过几天落雪了便出不了屋了。”
老夫人身边原有两大得力丫环,一个是方才的锦芝,另一个名叫代云,前者心机细致,后者诚恳本分。
萧盏对代云还真没有甚么特别的心机,他年纪尚小,底子不懂,便没往那方面去想,他感觉代云不错,只是因为她话少,只要他不叮咛,绝对不往他身边凑,实在平静很多。这就是为何她没有在此奉侍早膳的原因。
又被嫡妻数落一通,定国公老脸上有些挂不住,却振振有词:“那小子身材好着呢,才不过两日便又生龙活虎起来,不枉我每日催促他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