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宫里眼线何其的多,皇后要出宫,这么大的动静,还用得着通报?”
赵熙沉默不语。
随后,叮咛崔公公,“既然已经承诺,就不必在宫里耗着了,让人筹办一下,送出去静养。”
芳华有些惊诧,惊诧过后,是止不住的心疼。
“是,儿臣不消再被软禁了。”
也就是说,遵循礼法,与光熹帝合葬的只能是苏皇后,可现在光熹帝想让齐皇后与他合葬,就表示着光熹帝要么休了苏皇后,要么降她的位份,腾出位置来给齐皇后。
这一小插曲过后,几人持续出宫。
“我不晓得。”芳华点头,“这太难了。”
崔公公踌躇道:“要不要让人去东宫通报一声?”
小寺人开端宣读。
御前寺人对着陆行舟和芳华行了一礼,“侯爷,侯夫人请稍等,皇上有东西要交给二位。”
赵熙走后,惊蛰满心怜惜地望向齐皇后,“娘娘真要承诺皇上的要求?”
想了这么多天,齐皇后早就看通透了,“我一人之死,换儿子上位,换家属蒙荫,有何不成?”
齐皇后承诺,则太子即位,帝后合葬,皆大欢乐。
光熹帝的性子,芳华是体味的,少年即位被苏家把控多年,独揽大权以后便喜好将统统都掌控在本技艺中,他既然能提出合葬,就必然会提早与齐皇后通气。
赵熙走到榻前跪下。
动了动唇,芳华低声道:“你父皇还说了,皇后若死,他便让人对外宣称是殉情,与他合葬于帝陵中,倘若你一力保下皇后,那么与他合葬的便只能是苏皇后。”
赵熙进门与宋巍几人打声号召,径直去了坤宁宫。
齐皇后哽咽了一下,让他上前。
赵熙来的时候,她将将醒来,听惊蛰说太子来了,她有些冲动,“快快有请。”
“哭吧,哭过这一场,眼泪就该永久结束了。”
这才是光熹帝一贯的风格。
……
“可,可这捐躯也太大了。”惊蛰抹着泪道。
“你父皇考虑得很全面。”芳华说,“一旦你点了头,他便以静养的名义送你母后出宫,待他驾崩以后,你母后才会咽气,如此一来,你不必日日看到你母后病重的模样。”
“圣旨。”
赵熙回到东宫,宋巍他们还没走。
东宫和坤宁宫的一举一动,早有人详细说给了光熹帝。
“那你也没事了吧?”
赵熙照实道:“宋巍和姑父姑母及时赶到,已经让杨雄安下了大狱,等候提审,没事了。”
他想传位给太子,又怕本身驾崩后齐家重蹈当年苏家的复辙,手握朝中重权,把控朝纲为所欲为,是以直接来个去母留子,与皇后谈前提,只要她情愿死,帝王之位就是太子的,谁也抢不走。
赵熙换方剂那天早晨,光熹帝就已经让崔公公来放过话,倘若她愿一死,赵熙很快就能当上天子,不但如此,她这个继后还能与帝王合葬,齐氏的爵位,世袭罔替,凡是想入仕的后辈,免考直接赐举人功名。
赵熙捂着疼痛的胸口,“姑母,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决定?”
说着,伸手将赵熙肩头的碎雪拂去,“熙儿,不管你将来走多远站多高,姑父姑母,另有三郎一家,永久都会是你背后最坚固的盾牌,我们这儿,便是你的家。”
这是个钓饵,也是个艰巨的决定。
重上玉牒,今后作者旁白就写成“赵寻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