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从之看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何必焦急,摆布无事,留下来陪我手谈一局?”
可惜越是佩服,越是头疼。薛寅平生最不爱与这等高深莫测的人打交道,只觉他若再三天两端“陪”柳从之解闷,只怕届时瞥见这张可谓俊美无匹的脸都会头痛欲裂。
别的,阿姐要来了。
薛寅在席上看到霍方的时候,实在是吃了一惊。
柳从之负手而立,站在他身后。群臣分开,留下的不过他们二人与四周侍卫。
这是一个仿佛没法被撼动的人。
柳从之浅笑,而后打量了一动手中匕首,将其递给薛寅,“这匕首你收好吧,此物锋锐非常,确是防身利器。”
柳从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摇了摇酒杯,叹道:“朕生于忧患,平生如顺水行舟,步步谨慎,只因棋差一步,骸骨无存。头上悬剑,喉中含铁,如此度日,说来辛苦,却也欢愉得很……”他在手中空杯中倒满酒,看向面前,可惜地摇了点头,“薛朝有如此忠臣,却不得重用,实在可惜。教员一起走好。”说罢将酒杯一转,酒水尽数倾泻在地,酒香四溢。
并且……刚才电光火石之间,薛寅自问已做到了本身的极致,他受天赋所限,技艺一向不能算太好,只是尤善暗器,身负利器,攻人无备,不管是杀人还是逃生,皆算得上充足,但对上柳从之,他一点便宜也占不了,统统守势都被对方轻描淡写化解,不费涓滴力量。
柳从之被薛寅婉拒,也不对峙,点头道:“如此也好。”薛寅转头想走,只听柳从之笑道:“别的,你姐姐将于明日到达宣京,届时你们姐弟二人能够团聚,也是一桩快事。”
宣京沦亡后,柳从之命人囚禁霍方,以礼相待,本身曾三度亲身规劝,愿其归顺。柳从之劝降之能,天下皆知,但赶上霍方这等软硬不吃食古不化对峙忠君不事二主的,也是没辙。柳从之铩羽而归,霍方昔年同僚陆青徽也曾往规劝,俱不得其法。薛寅本觉得这老臣不免一死,心中非常可惜,不料一晃一月,柳从之即位宴请群臣,霍方竟鲜明在坐!
霍方一口气说完,抬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而背工一扬,将手中酒杯摔了个粉碎。
这个年青人显得非常沉默,但对新君已无贰言,因才调不凡,也遭到了新君赏识。识时务者为豪杰,现在薛朝局势已去,这才是正理。可世上有这识时务的,就有这固执不化的――比如霍方。
薛寅昂首看了他一眼,无声点头。
刚才柳从之泰山压顶地一拍,他愣是站住了没跪下去,这下却跪得洁净利落,姿势寒微,毫不游移。
“天然会。”柳从之淡淡一拂袖袍,“朕平生独一的过人之处就是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教员乃忠臣良将,就义而亡,值得尊敬,当厚葬,不是么?”
薛寅并不感觉这白叟是对的,霍方虔诚,但是陈腐,食古不化,永久走不出忠君爱国的圈子,一腔热血报国,终究却有力挽救民生凋敝,国破人散。
柳从之低头看他,仿佛赞美地叹了一声:“能屈能伸,大丈夫当如是。”
薛寅生硬地一扯唇角,“时候不早,陛下喝了很多,不如早些安息吧。”自从前次和柳从之下棋以后,此人仿佛对此颇感兴趣,三不五时招他去下棋。薛寅本来对下棋就没多大兴趣,现在更是深恶痛绝――启事无他,他一局都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