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听途说[第2页/共2页]

掌柜取出一摞厚厚的帐本,并解释道:“这内里记录的是徐大人这么多年的私产,另有他和朝中官员的联络来往。”

小二又取了新的两只空杯来:“水固然喝就是。外村夫都不轻易,干吗要坑你们的钱啊。渐渐喝啊!”

小二一笑,将桌上的铜板往爷孙俩的方向又推了推:“你们说喝水那就喝水,这茶是我请你们的。”

不出所料,那些木箱里装着的就全数是明晃晃的金银了。

“哥几个,这是要进京?”轻摇折扇的男人看上去非常风雅,但是双眼盛放的光芒却出售了他。

“只是不知他背后里皋牢官员又擅自纳贿,是否起了反心?”凌珏不动声色地接过明烨手中皱巴巴的纸团,“这回算是人证物证俱在。”

小二很快提了一壶茶上来,为爷孙俩添满:“瞧二位的打扮,再听二位的口音,这是外头来的吧?”

小山收回视野,却正巧看到了爷爷抚着髯毛笑得乐此不疲的模样,便也跟着会心一笑:“爷爷,你甚么事情笑这么高兴?”

这一起山高水长的,盘费早就花得七七八八了。他们现在是能省一点就省一点。连浅显稍带一点儿色彩的茶都不敢喝。

凌珏走到掌柜身边,细心打量着柜子的底层:“你们这里是不是有构造暗室?”

整只柜子因为触发了开关,向后退移着,暴露了一间不为人所知的暗室密间。

“你还是不想说是吧?”苏云起见掌柜嗫嚅着,也来到了柜子前。他有预感,构造的开关必然就在这里。

从同风七年到安翊元年,历经了两帝在位,这个徐修不吭不哈地竟然攒了这么多的财帛出来。他究竟是想干甚么?

他们的故乡遭了灾,在这个初夏刚至的时节,水灾就已经让乡里的父老乡亲焦头烂额了。

独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徐修不会挑选在家宅中会客,也绝对不会在大理寺里会晤。这两个处所不管是在哪一个被抓,都和他逃不了干系,罪名立时就是板上钉钉。

老者大口喝着茶水,还不忘答复:“这京都的人和我们村里的人都一样热忱啊。”

四周墙壁围成的暗室,一面挂着满满铛铛的珍奇书画,一面各种古玩玉器,另两面则是堆起了快有半人高的木箱。

摇扇子的男人获得答案以后笑容更深。

会晤朝中官员。往小了说,是同朝为官该有的礼节性的会晤,往大了说,结党营私一贯都是朝廷大忌。

那么记下这些来往的目标,该当是为了有朝一日变成把柄,是他掌控其他官员的把柄才对。

中间几个桌子上也谈得热火朝天。更有甚者,即便是隔着好几张桌子的间隔,也还是乐此不疲地大谈特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