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世人对刘墉的话是将信将疑,可董芸是个娇小女子,又见有那么多女眷随行,便放下心来。那乔老头叫仆人把门翻开,抢出门来,叩首拜谢道:“多谢诸位援救,乔玄这里有礼了。”
刘墉高低打量着廖化,只见那少年黄巾锦衣,手提钢枪,豪气逼人,眉宇间透着一股正气,与其他强盗大相径庭,不竟暗中点头。刘墉也拱了拱手,道:“鄙人刘墉刘崇如。”又一指,“这是盗窟的三当家周仓、四当家裴元绍。”
廖化盯着刘墉看了一会儿,俯身在杜远耳边低语道:“杜兄,这黑大个我晓得,曾与我同在黄巾中效力,本领不在我之下。现在敌众我寡,不如我等暂退,这仇今后再报。”
刘墉冷眼看着,也不追逐,待那贼人走远,方上马,走到屋前,轻声道:“白叟家,那些贼人已经走了,你们能够放心出来了。”
杜远惊诧道:“莫非也是为屋中之人而来?”
那小将沉默了少顷,方道:“我们既落草寇,也就劫掠些财物便好,侵犯人家女人为妻实在不是小弟所想。”
那廖化对领头的刘墉一番打量,只见此人作儒生打份,中等个子,二十来岁年纪,虽面貌平平,却天生有一股傲气,其他两将威风凛冽,霸气实足,心中模糊不安。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5月,在虞翻及富义乡民的不舍和祝贺中,刘墉、董袭带领的六百兵丁及家眷出发前去徐州。刘墉安排前面由裴元绍率间谍连窥伺排抢先探路,董袭率所部在后压阵,刘墉、周仓率其他兵丁及家眷居中。按刘墉的要求,统统部从一起上不打灯号,不过村落,低调而行。
那姓杜的匪首不待小将说完,插话道:“我等随天公将军起事时曾发誓杀尽天下地主赃官,兄弟莫非忘了?”
这日,离皖县县城只要八十余里,火线的裴元绍派人来报刘墉,言道火线三里处有一伙约四十余人的山贼守在一家农户的院门口,倒是围而不攻,仿佛想活捉内里的甚么人。刘墉一听便传令所部加快进步,又叮咛告诉后部的董袭等随取跟进,本身则带着周仓、董芸吃紧赶往前部,与裴元绍的间谍连汇合。
此时,董袭带着后军也到了,杜远看仇敌越聚越多,猜想本日讨不了好,啐了一口,“小子,此仇杜某必报。兄弟们,我们走。”
刘墉也道:“白叟家,我等都是富义的百姓,前去徐州当兵的,只是路过贵地,刚巧碰到这事罢了。”
刘墉听到廖化的名字吃了一惊,“廖化”这个名字太熟了,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前锋”,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了这位三国前期蜀国的名将。
姓杜的匪首道:“哪有甚么刻薄的富人,全天下的地主都是普通的黑心。”
俄然,刘墉眼睛一亮,道:“不如我们如许……”听刘墉说完,董芸顿时眉开眼笑,周仓等不由鼓掌称好。
乔老头一呆,道:“女儿,你可不能做傻事啊。你们要有个三长两短,爹爹也不能活了啊。”一家人顿时哭成一团。
姓杜的匪首在那小将肩头上一拍,笑道:“兄弟有所不知,那乔家两位蜜斯长得如花似玉,远近闻名。而兄弟既是我盗窟第一妙手,又是一等一的人才,恰好相配。”
那小将答道:“可那乔公为人刻薄,周边百姓多有赞誉,岂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