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一愣道:“先生让子建做甚么?”甄宓见曹植对本身如此沉迷,不由悄悄一笑。曹植顿如见百花怒放,更是如沐东风,如坠云中,满身轻飘飘、暖洋洋的。
甄宓听得是又喜又羞,这个公子不但崇高清华,并且文采如此出众,竟能文思泉涌、下笔有神,可本身哪有这么美啊。刘墉也是一愣,这是《洛神赋》里的句子吧。‘翩若惊鸿……’这几句还传闻过。这些语句他原是不太懂的,不过在蔡文姬的催促下也学了很多古文,现在根基能听个大抵了。
一进门,豁然开畅,本来这里是一个大池。池边种满了柳树,枝条颀长而婆娑,几达水面。池中则栽有很多荷花,不过此时已近寒冬,非常萧肃。沿池则是一条蜿蜒盘曲的回廊,中转劈面的水榭,虽皆是红柱绿瓦,却外型各别,与水景相互映托,融为一体。清爽而高雅,足见仆人之匠心独具。
刘墉早有筹算,假装思考半晌方嘻嘻笑道:“就以蜜斯的面貌为题如何?”
刘墉又说了一遍,曹植心知这是要我在美人面前展露一番啊,心中大喜,朗声道:“请先生出题。”
曹植吃惊道:“先生此句精炼豪放,子建拍马难追。”
刘墉领着甄宓穿过水廊,走到曹植近前,笑道:“子建真是清闲欢愉。”
那校尉眉开眼笑道:“公子正在花圃读书。末将这就给将军带路。”
刘墉办好此事一身轻巧,便想早日回到府中,哪知刚出院落,中间俄然窜出一人,拽住他的衣袖,口中道:“刘公子是要分开丞相了么?”
曹植沉默半晌,方低声道:“我虽听父亲说过先生要走,却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只是这一别不知何时才气与先生相见。”
甄宓一怔,内心感激莫名,盈盈躬身拜谢。曹植也伏身拜道:“多谢先生教诲,门生记下了。门生有了蜜斯,还要阿谁爵位何用。”甄宓一听,心中更加打动,和曹植两眼相视,满满的满是柔情密意。
刘墉回道:“有细作来报。刘表、孙权趁丞相兵发河北之际,提兵秣马,蠢蠢欲动。丞相忧心许都安危,故命刘墉率军声援以策万全。”
刘墉偷目睹二人互有好感,心中大定,笑道:“刘墉先为你们引见一下。这位公子是曹丞相的三公子曹植曹子建,其文词彩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这位蜜斯名叫甄宓,慧质兰心,丰盈窈窕,有绝世之姿。”
“先生走好!”“将军的大恩大德,甄宓永铭不忘。”两人俯身再拜。
刘墉笑着对甄宓道:“蜜斯请将头巾取下吧。”甄宓依言而行,暴露绝世的面貌。曹植只觉耳朵里“嗡”的一声响,胸口如大石撞击,映入视线的竟是一绝代才子。曹植自问见过的女子何止万千,论面貌却无一人比得过面前这名女子,不由瞠目结舌、如痴如醉。
甄宓低声道:“甄宓听将军的。”声音如娇莺初啭,又娇又媚,曹植听了更是呆呆痴痴不出一声。
刘墉赞道:“妙啊。不愧是曹子建。”又对甄宓道:“蜜斯还对劲么?”甄宓更是神情扭捏,脸上红霞遍及。低头答道:“奴家哪有公子写的那么美,公子过分汲引了。”
三人别离落座,刘墉也不坦白,便把此事的来龙去脉一一讲了。当时的人对贞操并不太在乎,公然曹植传闻甄宓原是袁绍儿媳也不觉得意,甄宓本身也没有惭愧之感。刘墉又笑道:“子建博学多才,蜜斯秀美绝俗,所谓‘才子配才子’,因此刘墉自作主张,将蜜斯带回许都,愿你二人琴瑟和鸣,永结连理。”又看看两人,只见甄宓羞不成抑,脉脉含情;而曹植目光所及,无不在甄宓身上,刘墉悄悄点头,看来本身这个月老当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