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对劲地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刘爱卿,此次国泰伏法,山东一带的官员恐怕也有所连累。你接下来有何筹算?”
殿内,乾隆的神采还是阴沉。他转头看向刘墉,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刘爱卿,此次国泰一案,你立了大功。朕心中甚是欣喜。只是,朕没想到,和珅竟会与国泰勾搭,几乎变成大祸。”
刘墉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和大人言重了。同朝为官,相互搀扶本是该当。不过,和大人若真想酬谢,不如多为朝廷、为百姓做些实事。陛下对和大人寄予厚望,切莫孤负了陛下的信赖。”
英廉见状,也笑着说道:“刘大人宽弘大量,实在是朝廷之福。和珅此次虽有不对,但他毕竟年青,不免有胡涂之时。也怪老夫常日里贫乏管束,还望刘大人此后多多提点,助他走上正路。”
刘墉神采一正,沉声道:“陛下,国泰一案虽已告终,但山东宦海的积弊尚未肃除。臣建议,应派得力官员前去山东,彻查贪腐,清算吏治,以儆效尤。”
亲信赶紧点头:“是,老爷!我这就去办!”
和珅则是一脸诚心,深深鞠了一躬,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激与惶恐:“刘大人,本日若非您在陛上面前为和珅讨情,和珅恐怕早已人头落地。此恩此德,和珅没齿难忘!”
乾隆点了点头,叹道:“但愿如此吧。刘爱卿,你此次办案,手腕高超,朕甚是佩服。不知你是如何把握国泰的罪证的?”
乾隆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和珅,终究落在刘墉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肝火,缓缓说道:“刘爱卿,你老是这般刻薄。也罢,看在你的面子上,朕临时饶他一命。不过,和珅,你给朕听好了!从今今后,你若再敢有半点秉公枉法、结党营私之举,朕定斩不饶!”
和珅闻言,赶紧点头称是,语气中带着几分谦虚:“刘大人经验得是,和珅定当服膺在心,毫不再犯。此次国泰一案,和珅确切胡涂,几乎变成大错。多亏刘大人明察秋毫,才让和珅有机遇改过改过。”
乾隆笑了笑,随即又叹了口气,道:“刘爱卿,此次国泰一案,朕深感朝廷内部的败北题目不容小觑。朕但愿,你能持续为朕分忧,助朕清除宦海,还大清一个朗朗乾坤。”
和珅低声道:“去,给我查清楚刘墉府上的统统。我要晓得,刘墉刘大人府中统统人的环境。”
乾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成:“好!就依你所言,命钱沣为钦差大臣,前去山东彻查贪腐,清算吏治!”
走出殿门,刘墉昂首望向天空,心中倒是思路万千。他晓得,国泰一案虽已告终,但朝廷内部的斗争远未结束。和珅虽临时逃过一劫,但他毫不会就此干休。将来的朝堂,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风波。
与此同时,和珅回到府中,心中倒是五味杂陈。他坐在书房中,眉头舒展,思考着本日在养心殿中的一幕幕。他晓得,本身此次固然逃过一劫,但乾隆对他的信赖已经大打扣头。若想重新获得天子的宠任,必须另寻他法。
国泰伏法以后,养心殿内东暖阁。乾隆坐在龙榻之上,刘墉坐在中间乾隆赐的凳子上,和珅跪在乾隆面前。乾隆乌青着脸看着和珅,那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
“老爷,夜深了,该安息了。”张成轻声提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