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我若不看你东土远来,就该叱出。我倒是个至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出家,好道你部下人,我家也招得一个。你如何这般固执?”
八戒低头看时,见本身穿的那是甚么珍珠笠衫,而是几条绳,紧紧绷住。八戒疼痛难禁,正要告饶,黎山老母却早已不见了。
黎山老母道:“好半子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我这三个女儿,心灵手巧,她一人结了一个珍珠嵌锦笠衫儿。你若穿得阿谁的,就教阿谁招你罢。”
猴子陪笑道:“老衲人莫骂我,都是猪八戒说你骑马走得太慢,故此着他快些。”
唐僧也不矫情,翻身上了沙僧背上。沙僧背着唐僧,向上行去,半路时碰到了回转的白龙马,猴子牵了,往上在行一阵,便见远处一簇松阳间,有几间房舍,非常轩昂。
黎山老母出厅驱逐,趁此机遇,八戒才昂首偷看,见妇人穿一件有金丝袖边的官绿丝袄,上罩着浅红马甲,腰系一条结彩鹅黄色斑斓裙,穿高底花鞋。云髻巍峨,后垂纱巾,斜簪两股赤金钗。虽头发半白,戴宝石耳环,不施脂肪,风味犹存,身形风骚还似少女。
八戒扭捏道:“兄弟,不要裁我,还从众计算。”
沙僧赶紧摆手道:“徒弟这说的是甚么话?弟子蒙菩萨感导,受了戒行,等待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未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繁华!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唐僧对猴子不满已久,倒真但愿猴子能留下,不过猴子晓得这是神佛所化,若真答允了,不晓得要闹多大笑话,传出去要被多少仙神笑话,便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
“徒弟,我背你!”沙僧很有眼色,无事之时,八戒挑担,他牵马,现在马跑了,老衲人没有马骑,又有伤在身,背人的事猴子铁定边会做,故不要唐僧叮咛,小沙僧当即当即俯身说道。
黎山老母见三藏不动心,持续开口相劝,极言己家繁华,女儿仙颜,坐在那边,好似被雷惊到的孩子,被雨淋了的蛤蟆;呆呆挣挣的翻白眼。
“徒弟,你坐下,我帮你把断骨接归去!”沙僧赶紧将唐僧扶到一旁坐下,脱手替唐僧持续肋骨。
唐僧师徒喝了盏热茶后,唐僧问黎山老母高姓及此是何地,黎山老母道:“其间乃西牛贺洲之地。小妇人娘家姓贾(假),夫家姓莫(名须有)。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我命里无子,只生了三个女孩。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别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降落,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刚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唐僧也做诗一首言削发的好处:“削发发愤本非常,推倒畴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里。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