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被请进宫中的高僧,见那些经籍当中经文,倒是略微一愣,这些经文那里又是甚么大乘佛法,只是比他们所朗读的小乘佛法要高深一些罢了,乃至有些处所还略显粗浅,充其量也就在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之间的罢了。他们又那里晓得这些经文早就被悟空用个李代桃僵之计换掉了。
须菩提祖师随即对他二人道:“你两个随我过来。”悟空与灵雪两人皆是不明白须菩提祖师之意,却也不敢违背,随之直往用心殿而去。
“悟空,为师问你,道有千条,各取其一,然又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又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何也,各中事理,你且说来我听。”须菩提祖师淡淡道。悟空考虑半晌,便笑道:“师父,道可道,非常道。道便是生息循环之意,道无实体而存,是以无处不在,无形之物难以长存,是以统统无形之众生,终归于无形,是以无生则得以长生,是觉得非常之道也。阴阳消长,终归于空寂,又演阴阳而生万物,存亡相存,又归浑沌,如此循环,玄之又玄,是以众妙之门也。”
须菩提祖师闻言,也自笑着,点点头,道:“嗯,不错,不错。固然略有不敷之处,但是此解亦可!”忽的又道:“你所言虽是无错,但是,你却须记着,你明此理自有缘法,然佛与道乃是同源耳,你要服膺于心,勿得健忘,勿得怠慢才是。”悟空拜倒道:“弟子记下了。”须菩提祖师起家,下了瑶台,对众弟子道:“本日之事,且到其间,只悟空留下,我有话说,其他人等,各自归去好生修炼,不成怠慢。”
须菩提祖师听闻悟空之言,心中大喜,没想到这悟空竟然能够解得品德天尊太上老君《品德经》之奥妙,也难怪太上老君当年要将《品德经》送予这石猴了。那座下弟子听得个个皆是惊奇不已!这《品德经》奥妙非常,就是须菩提祖师座下对道法成就极高的大弟子广善道人也是难以了解得通透,但是悟空的贯穿,倒是恰到好处。灵雪在悟空中间,听得此言,也不由得昂首眼望悟空,却见悟空面带浅笑,安闲天然。
悟空沉吟很久,忽的想起唐三藏曾经说的,佛祖割肉喂鹰之事,固然不知是否真有其事,但是也使得悟空面前一亮,便开口答道:“佛度人乃是善举,却非无不成度化之人,要随各自心性而行,不成强度。如有缘则度之,若无缘,而作歹多端者,当杀之,方为大善之举。佛经当中曾经有言,佛陀有割肉喂鹰之举,要度化那恶鹰,却要它自行贯穿,不成说破,道破了天机,是以说,不成云,不成云。”
话分两端,且不说须菩提祖师教悟空、灵雪一同去那用心殿中,所为何事,却说这地仙界人间东土大唐国中,自唐三藏几人走后,唐王李世民便命人将那些经文全都支出了宫中,命几个高僧进宫为他朗读经文,讲解教义。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化。
斯须,众臣子叩首道:“弟子等拜见我佛!”佛陀双手合十,问道:“尔等可愿皈依?”世人又拜,道:“弟子得闻佛法,甘心皈依!”佛陀道:“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