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杨戬也就没有甚么事情,每日就与诸位兄弟一起,或是前去那后山打打猎,做骑射等等,或是拜访各山的闲游散人,也是经常返来收取香火炼化,但是就极少去理睬百姓祈求的事情,只是偶尔逛逛便罢。
几人方才进的殿来,那些奴婢仓猝对着世人见礼道:“拜见二郎真君、诸位老爷。”
本来杨戬在此处受百姓供奉香火,这两个文官便是真君庙的的左辅右弼在那杨戬的泥塑雕像两旁。
对饮三杯过后,吃得一阵,杨戬眉头轻皱,抬眼旁观,便见有一个女子自东方踏着一片彩云,正向着灌江口而来!杨戬顿时一愣。
杨戬点了点头,那些奴婢,不待叮咛,就都清算了东西,诺诺地退出门外。
为首的一个身穿甲胄头戴银灰色宝冠,脸孔俊朗的年青将领,手持金弓搭银箭,腰佩一柄宝刀,肩上落有一鹰,此人恰是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厥后的乃是李焕章、姚公麟、郭申、直健四人。
你看那四人,一个提了个虎头,身上披着一大张皋比,衣服有着几片殷虹的血迹,这却不是他受伤,而是那皋比虎头带着的血迹未干,摇摇摆晃,滴落下来而至。又有一人,一收提着狼牙棒一手却抓着几头体型较大的麋鹿、山羊,另有两人倒是抱着两三只玄色毛发的肥大兔子,皆是被洞穿了后心死绝了的。
杨戬接过表文捧在手中,也不细看,便道:“无甚么难处,你们两位便就还了他们的心愿便就罢了!”
却又复举酒杯,与世人对饮起来,不再提那三圣母之事。
杨戬说完,便叫道:“来人!”斯须就又一个兵将字点名么外出去,杨戬道:“我本日欢畅,速速教那火线之人,将我本日收成的猎物,该烹的烹,该煮的煮,购置美酒好菜,到偏殿中来,我与诸位兄弟一同饮宴一番!”
席间,那李焕章醉言醉语地对杨戬笑道:“二爷,我等欢愉饮宴,只不比两年前很多呀!当时美满,现在倒是月缺一角了,这多少有些可惜啊!不知……”
正所谓,人无难处必不知神明之重,有难处或是不顺心处,必来求神明也。常常有四周的百姓奉上香火,就必定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琐事告求,这左辅右弼便要将百姓所求之事用心记下。然后作成表文呈予杨戬旁观,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