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漕运总督2[第2页/共5页]

不过总督权柄虽重,却没有直属的部下,均需礼聘幕僚帮本身措置刑名钱谷、军政琐事。

是以此时各房行走的,就尽是年青人的面孔,个个飞信自扬,倒与别处官邸幕气沉沉的气味构成光鲜的对比。

他们侃侃而谈,多一袭青衫,坐着者,中间简朴的小几上,也仅一杯清茶罢了。

他深思道:“两位先生如何看?十九岁,便是七品散官报酬,可否会惹人物议?”

不过法度不成乱,任何公文,县级衙门发上去,上一级是州衙,州衙上一级是府衙,府衙上一级是兵备府,最后兵备府将公文上交到总督或是巡抚衙门那边去。

他在史乘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倒是向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献上“借虏平寇”之策。

他叮咛一个幕僚取来本地官员质料,前次大捷后,他就重视上邳州本地的官员,特别那睢宁练总杨河的质料更是齐备。

崇祯八年,史可法调任右参议,卖力镇守池州、承平,崇祯十年,巡抚安庆,十二年夏,因岳父离世而丁忧归乡。

此辈圣贤书读到哪去了!

然后又有两个幕僚出去,倒是举人阎尔梅与姚康。

但史可法几次三番,亲上门拜访,姚康感于交谊,便入幕参赞军机。

“哦。”

后堂官邸。

只实际上红旗报捷的兵务公文不成滞留,需各级非常火急的一级一级上传。

太宗缵承大业,建立漕运而革使职,乃命武职重臣总理,景泰二年,以副都御史王斌为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驻节谁安,与总兵官同理漕务,称文武二院。

“邳州为漕运重地”几个词提示了史可法,确切,此事拖不得,他道:“也罢,便……”

此处乃总督一署内最秘密之处,清后又惯称为签押房,多开间的外室幕友书吏来交常常,神采仓促,号件书吏不竭将海量的官府文件分门别号,择要摘出。

阎尔梅乃沛县闻名文人,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白耷隐士。

史可法也是神情一喜,就接过捷报细看,乌黑的脸上就尽是忧色:“流贼犯我淮安府,未想再次铩羽而归。记得那邳州睢宁,前次便送来捷报吧。大破流贼五千,斩首一千三百。这才隔几日,又有捷文传来。”

然后他又拿起捷报细看,又看了两遍,沉吟道:“看来这两仗场,主如果这睢宁练总杨河在打。”

他好读史乘,识见超人,学术善于史事,汗青上,他就预知明朝将亡,以为大明朝要完,史公也独木难支,终究辞了史相国归里,得以免了扬州之难。

他虽一下台就洗濯了阉党,但同时也在压抑东林党,终崇祯一朝十七年,非论东林党或是阉党,实在一向处于不得志的状况。

漕运总督理河督漕,岁运漕粮四百余万石,天下大命,实系于此,更兼护漕兵丁十二万,地点淮安府城保卫,均由总督署城守营卖力,可谓位高权重。

阎尔梅大声道:“甘罗十二为使臣,这十九岁也不小了。史公到淮安后,便言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杨河能打会拼,固然年青,但军功不竭,眼下更有两次大捷打底,会有甚么物议?何况只是散官罢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