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母女重逢[第1页/共4页]

“不!”金复羽点头道,“能被朝廷派来查探真假的人,必然是大宋天子的亲信重臣,断不会被我们等闲拉拢。我们若轻举妄动,反而不打自招,适得其反。是以,我们不必拉拢这位钦差,只需结合邕州各级官吏,演一出好戏便可。”

眼下,洛天瑾身故的动静早已在横盗窟传开,金剑坞弟子的欢畅自不必提,单看本日的丁傲、董宵儿、姬侯、扶隐四人,更是东风满面,喜笑盈腮。

董宵儿猎奇道:“此言何意?”

宋玉骇怪道:“如果宋蒙两军偃旗息鼓,坞主欲坐山观虎斗的打算也将付之东流,功亏一篑!”

“很简朴,宋廷如无内乱,则必定抽出精力整治内忧。”冷依依接话道,“现在,他们在洛阳城将洛天瑾撤除,可谓兵锋正劲,如果朝廷想一鼓作气,顺势将我们斩草除根,也不是不成能。”

至此,宋玉八人终究听出一丝端倪,垂垂明白此中的关键。

是以,当金复羽在艾宓的伴随下缓徐行入大堂时,他们几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纵情谈笑,兴趣极佳。

“嘶!”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只要你我活着,百座、千座金剑坞亦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昔日,洛天瑾高居武林盟主之位,天意助他不助我,是以我们迫于无法,只能害羞忍辱,龟缩在横盗窟养兵待发。现在,局势有变,出兵之事件缓不宜急,洛天瑾又一命呜呼,清风篡位当然风景一时,但他没有洛天瑾的手腕,恐怕镇不住武林群雄,江湖迟早祸乱丛生。而这……”言至于此,金复羽的语气蓦地一滞,眼眸深处闪过一抹自傲之意,掷地有声道,“恰是我们重振旗鼓,一统江湖的天赐良机!”

见董宵儿举止不端,跟在金复羽身后的艾宓不由眼神一变,眉宇间出现出一丝不悦之意,却并未多言,独自走到一旁坐下。

“不错!”金复羽直言不讳,“我们也要分开横盗窟,回到静江府鸠摩崖。假定现在朝廷对柳寻衣的揭露只信赖七分,待我们骗过钦差,蒙住朝廷的耳目后,起码能够减去四分。可即便如此,朝廷对我们仍有三分思疑,又当如何?只要回静江府,回鸠摩崖,朝廷才会信赖我们只是一群胸无弘愿的江湖草泽。金剑坞如武当、少林一样,只是江湖权势。如此,他们才气完整撤销顾虑,信赖我们并无藏兵的心机,更无藏兵的本领。此事我已思虑再三,复国大业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殊知‘欲速则不达’的事理。冒然起兵风险太大,唯有遵循我们最后的打算,安身江湖,放眼天下,厉兵秣马,徐图进取,方才是最为稳妥的上上之策。”

言罢,丁傲将恭维的目光投向笑而不语的金复羽,拱手道:“想必坞主早已想好通盘打算,方才是在用心考问我们。”

“好!”金复羽非常对劲地点点头,“我有诸位互助,何愁大业不成?”

“此事我已派人再三证明,千真万确。”金复羽凝声道,“至于撤兵的启事……有人说蒙古的西征雄师碰到险情,急需蒙古大汗派兵援助。也有人说宋廷已决定开城投降,向蒙古昂首称臣。另有人说蒙古大汗病危,是以南犯的打算临时搁置……总之众说纷繁,不一而同。可不管启事是甚么,成果是原定于本年发作的宋蒙大战无疾而终,等他们下一次比武,不知又要拖到猴年马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