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塞琉古为北非军区元帅、昔兰尼加总督,利西马科斯为色雷斯总督,同时挂着北欧军区元帅的头衔,唯独埃及的托勒密被解除在外。
亚历山大不骄不躁的态度,使得有很多城邦赞美他的巨大和忘我,亚历山大此次南下之行除了增加了名誉以外最大的实际收成还是拉了一多量大夫、铁匠和修建师,这为他今后打造战役机器有重高文用。另有原马其顿的宫廷画师阿佩莱斯从以弗所赶来谒见,查理斯从莱斯沃斯岛的米蒂利尼而来,他给亚历山大带来了他的一部着作《亚历山大的汗青》,当然这是一部描画亚历山大大帝的汗青着作,这令亚历山大非常欢乐,把册本保藏到了培拉的王宫中。
接下来一段时候亚历山大公布了一系列无益于希腊城邦自治的政策,让希腊人对这位年幼的国王产生了极大的好感,无不歌颂他崇高的品格和慷慨的行动。因为以德摩斯蒂尼为首的雅典主战派早已在拉米亚战役(大帝身后希腊诸邦抵挡马其顿的战役)后死伤殆尽,当亚历山德消弭了法勒里的德米特里的僭主身份并授予雅典永久性自治权以后,雅典人对马其顿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窜改,市民们更是要求授予亚历山大超越通例的名誉,雅典的群众将他称之为保护神和挽救者。
因为还没有培养出足以办理一方的文官(此时髦没有文官的观点,各省都是由总督统治,几近没有哪个总督是不懂军事的),亚历山大只得把新空出的领地交给亲信将领,分封阿塔罗斯为叙利亚总督,攸梅纳斯为犹大亚总督,菲尼克斯为卡帕多西亚总督,卡珊卓斯为米底总督,安提贞尼斯为埃兰总督,阿里达乌斯为赫勒斯滂-弗里几亚总督,安菲马库斯为美索不达米亚总督,尼阿卡斯为吕底亚总督,多喀摩斯为西里西亚总督,亚历山德为水兵元帅,总部在纳克索斯岛,同时为爱琴海诸岛总督,统领除罗德岛、克里特岛、优卑亚岛、开俄斯岛等少数大岛以外的爱琴海大部分岛屿。阿瑞斯托诺斯、波利伯孔、尼阿卡斯、安提贞尼斯为帝国四大元帅,卖力四雄师区,别离为西亚军区(总部在巴比伦)、巴尔干军区(总部在培拉)、安纳托利亚军区(总部在萨迪斯)、中亚军区(总部临时设在苏萨)。攸美尼斯为帝国丞相,希尔洛尼穆斯为副相,帮手攸美尼斯,菲罗塔斯为交际大臣,腓力为贸易大臣,拉俄墨东为工农大臣,与辅弼一起常驻巴比伦。
尼卡诺、托勒密(侄子)、米特拉达梯一世、米特拉达梯二世、厄瓦戈拉斯、特勒思弗洛斯(侄子)、阿米苏斯、米利都的阿里斯托德穆斯这些新降将领则跟从亚历山大为各军团统兵将领,插手接下来的远征,阿明塔斯、阿瑞斯、克雷托斯、杜卡洛斯、格雷塔斯、帕特罗克勒斯、小科纳斯、盖拉斯、阿加索随行。此时,卡珊卓斯、小托勒密、克里恩、派鲁斯、亚洛斯都在几千里外的埃克巴塔那,为稳定东部地区做事情。
战事的成果很快就出来了,马其顿军队步步为营,埃托利亚人西北面有伊庇鲁斯人,东北有已经投诚的塞萨利人,埃托利亚人在数次突围有望之下只好率众投降,不过亚历山大没有给他们好神采看,作为奖惩把他们全数贬为仆从,这一手可够狠的,让统统希腊人都不寒而栗,萝卜加大棒的把戏亚历山大玩得可谓是非常的纯熟,这本来汗青上帮忙罗马灭亡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族群算是完整退出汗青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