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心相随,堕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削发日久,知事未广。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宿世先人,多生父母。以是人缘,我今礼拜。”
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沉痾,日日似昏沉。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如果男骨,色白且重;如果女骨,色黑且轻。”
佛告阿难:“如果男人,活着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以是其骨,色白且重。人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以为本分;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以是蕉萃,骨现玄色,其量亦轻。”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
阿难合掌白言:“世尊!如来是三界大师,四生慈父,世人归敬,以何人缘,礼拜枯骨?”
恩连恒废枕,宠弄才气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父母恩德,无量无边,不孝之愆,卒难陈报。”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伸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第1、怀胎保护恩 颂曰
父母恩典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
凌辱伯叔,吵架兄弟。毁辱亲情,无有礼义。虽曾从学,不遵范训,父母教令,多不依从,兄弟共言,每相违戾。出入来往,不启尊堂,言行傲岸,擅意为事。父母训罚。伯叔语非,童幼怜愍,尊人遮护,垂垂生长。狠戾不调,不伏亏违,反生嗔恨。弃诸亲朋,朋附恶人,习久成性,认非为是。或被人诱。逃往他乡,违背爹娘,离家别眷。或因经纪,或为政行,荏苒因循,便为婚娶,由斯留碍,久不还家。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暗害,横事钩牵,枉被刑责,监狱桎梏。或遭病患,厄难萦缠,囚苦饥羸,无人对待,被人嫌贱,委弃街衢。是以命终,无人救治,收缩烂坏,日暴风吹,白骨飘零。寄他乡土,便与亲族,欢会长乖,违背慈恩,不知二老,永怀忧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哀思,气咽成病;或缘忆子,衰变灭亡,作鬼抱魂,未曾割舍。
佛告弟子:“欲得报恩,为于父母誊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扶养三宝,为于父母受持斋戒,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敬之子;不做此行,是天国人。”
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干,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第8、远行忆念恩 颂曰
第3、生子忘忧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或复是女,适配别人,未嫁之时,咸皆孝敬;婚嫁已讫,不孝遂增。父母微嗔,即生痛恨;夫婿吵架,忍耐甘心,异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却觉得疏。或随夫婿,外郡他乡,拜别爹娘,偶然恋慕,断绝动静,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悬肠挂肚,刻不能安,仿佛倒悬,每思见面,如渴思浆,慈念先人,无有歇息。
累劫人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第4、咽苦吐甘恩 颂曰
佛告阿难:“我观众生,虽绍品德,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义,无有仁慈,不孝不顺。阿娘怀子,十月当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担,饮食不下,如长病人。月满生时,受诸痛苦,斯须产出,恐已无常,如杀猪羊,血流各处。受如是苦,生得儿身,咽苦吐甘,抱持哺育,洗濯不净,不惮劬劳,忍寒忍热,不辞辛苦,干处儿卧,湿处母眠。三年当中。饮母白血,婴孩孺子,乃至成年,教诲礼义。婚嫁营谋,备求资业,携荷艰苦,发愤百倍,不言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