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文之意趣将令我们开悟见如来,

大乘正宗分第三

我们若光只朗读金刚经而不作七宝布施,

妙行无住分第四

在法海中必死无疑。

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毕命,

阿修罗,所应扶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原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解释】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就是虚幻的佛法。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人,能作如许的动机:「我获得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须陀洹叫做初入圣道之流,而实际上并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须陀洹。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斯陀含果位的人,能作如许的动机:「我获得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斯陀含还必要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才气成绩,而实际上并无来往,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斯陀含。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那含果位的人,能作如许的动机:「我获得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阿那含不必再来欲界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来,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只是名叫做阿那含。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闻佛声教而证得阿罗汉果位的贤人,能作如许的动机:「我获得阿罗汉道了」吗?须菩提说:不能,世尊。为什麽呢?因为实在没有任何什麽,能够名叫做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如许的动机:「我获得阿罗汉道了。」那就是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佛说我没有人我是非之心,已经证得统统寂然划一的无诤三昧,在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如许的动机: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如果以为本身已得阿罗汉道,世尊就不说我须菩提是喜好无诤行的修行人。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我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所行,只是名叫做「须菩提善欢无诤行」。

【经文】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统统统统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如有色、若无色;如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故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解释】佛奉告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如来之前在然灯佛的教养地点,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边,对於无上正等正觉法,那是虚幻中的事,什麽也没有,实在没有任何所得,须菩提,你的意义怎麽样?菩萨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来寂静佛土吗?没有,世尊。为什麽呢?因为菩萨寂静佛土,如同虚幻中的事,本来没有佛土待寂静,只是名叫做寂静。以是,须菩提,诸大菩萨,晓得统统相都是虚幻的,该当如是生无上正等正觉的清净心,不该当住在物质征象上,而想要生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住在物质征象上,那是凡夫的虚妄心,不该当住在声音、香气、滋味、细滑、影象等征象上而生起凡夫的虚妄心,该当无所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天然现前。无所住不是什麽事都不做,也不是什麽事都不想,如果什麽事都不做如同无色界天人罢了,如果什麽事都不想,如同无想天人罢了,如果心念寂然不动,不像木石那样无知,也只是如同非想非非想天人罢了,都还是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虚妄境地上。应无所住,并无毛病起心动念,无毛病行住坐卧。比如镜子,笑容来照显笑容,恶脸来照显恶脸,镜子不留笑容也不排拒恶脸。无物所照时,天然不留一物,混乱征象对镜时,也天然不排拒混乱相,镜子如如不动,不因为混乱征象而使镜子落空本来的清净。更首要的是,镜子向来没有不照物,无物所照时就是照到空境,那也恰是妄图境。是以,当知无上正等正觉心不住虚幻景,住相是虚妄相,不住相时,虚幻相本来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两样。须菩根,比方有人,他的身材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你的意义如何?像如许的身材,大不大?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为什麽呢?佛说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究竟上这天下上没有那麽高大身材的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如同这个事理,是虚幻中的事,如果执取应无所住能够生无上正等正觉心,又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该当连无住也不住。(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