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第3页/共9页]

“来得恰好!我正要寻山上烧香的人捎信与你。”辨悟道:“都管有何分付?”都管道:“我无别事,便为你旧年所当之经,我家夫人晓得了,就发心布施这五十石本米与你寺中。不要你取赎了,白还你原经,去替夫人扶养着,故此要寻你来还你。”辨悟见说。喜之不堪,合掌道:“阿弥陀佛!可贵有此善心的施主,使此经重还本寺,真是佛缘泛博,不但你夫人千载传播。连老都管也种福不浅了。”都管道:“好说,好说!”随去禀知夫人,请了此经出来,偿还辨悟。夫人又分付都管:“可留来僧一斋。”都管遵依,设斋请了辨悟。

且说这相国夫人,平时极是好善,尊敬的是佛家弟子,敬奉的是佛家经卷。那年冬底,都管当中送进一年簿藉到夫人处查算,一贯因过岁新正,忙忙未及简勘。此时已值仲春中旬,偶尔闲手揭开一叶看去,内一行写着“姜字五十九号,当洞庭山某寺《金刚经》一卷,本米五十石”。夫人道:“奇特!是何经卷当了很多米去?”蓦地想道:“常见相公说道洞庭山寺内有卷《金刚经》,是庙门之宝,莫非便是此件?”随叫养娘们传出去,取出去看。不逾时取到。夫人盥手净了,解开包揭起看时,是陈腐纸色,虽不甚晓得好处与来源出处,也知是旧人经卷。便念声佛道:“此必是寺中家传之经,只为年荒将来当米吃了。这些穷寺里如何赎得去?留在此处轻渎,心中也不平稳。比方我斋了这寺中和尚一年,把此经还了他罢,免得佛天面上取利欠都雅。”分付当中都管说:“把此项五十石作做夫人斋僧之费,速唤寺中和尚,还他原经扶养去。”

向来神物多可护,堪笑愚人欲强谋!

人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

这《金刚经》到是那太守发科分起发人的丹头了,是以明知这经好些难取,一发上心。有一日,江阴县中解到一起劫盗,内里有一行脚梵衲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刚经》之计,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盗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个禁子到衙来,悄悄分咐他道:“你到监中,可与我密密叮咛这行脚僧,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板着姑苏洞庭山某寺,是他窝赃之所,我便不加科罚了,你却不成泄漏讨死吃!”禁子道:“太爷分咐,小的性命恁地不值钱?多在小的身上罢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公然次日升堂,研问这起盗犯,用了刑具,这些强盗各自招出赃仗窝家,独占这个行脚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赃在洞庭山某寺窝着,寺中方丈叫甚名字。元来行脚和尚做歹事的,一应荒庙野寺投斋投宿,无处不到,探听做眼,这寺中方丈姓名,刚好他晓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机遇。太守大喜,取了供状,叠成文卷,一面行文到姑苏府埔盗厅来,要提这寺中方丈。差人赍文坐守,捕厅佥了牌,另差了两个应捕,驾了快船,一向望太湖中洞庭山来。端的:

月说嘉靖四十三年,吴中大水,田禾淹尽,寸草不生。米价踊贵,各处禁粜闭籴,官府严示平价,更加米不出境了。元来大凡年荒米贵,官府只合静听民情,不去肇事。少不得有一伙有本钱趋利的贩子,贪那贵价,从外方贱处贩将米来;有一伙有产业囤米的财主,贪那贵价,从家里廒中收回米去。米既垂垂辐凑,价自渐浙平减,这个事理也是极轻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识时务固执的冬烘做了官府,埋头遇荒就行禁粜。闭籴、平价等事。他认道是不使外方籴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制止,就有棍徒诈害,遇见本地买卖,便自声扬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责。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闭仓高坐,又且官有订价,不准贵卖,无大利钱,何必出粜?那些贩米的客人,见公价不高,也无想头。就是小民暗里愿增价暗籴,俱怕败露受贵受罚。有本钱的人,不肯担如许干系,干如许没要紧的事。以是越弄得市上无米,米价转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谙,只抱怨道:“如此禁闭,米只未几;如此仰价,米只不贱。”没得讲解,只囫囵说一句救荒无奇策罢了。谁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