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金刚经》到是那太守发科分起发人的丹头了,是以明知这经好些难取,一发上心。有一日,江阴县中解到一起劫盗,内里有一行脚梵衲僧,太守暗喜道:“取《金刚经》之计,只在此僧身上了。”一面把盗犯下在死囚牢里,一面叫个禁子到衙来,悄悄分咐他道:“你到监中,可与我密密叮咛这行脚僧,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板着姑苏洞庭山某寺,是他窝赃之所,我便不加科罚了,你却不成泄漏讨死吃!”禁子道:“太爷分咐,小的性命恁地不值钱?多在小的身上罢了。”禁子自去依言行事。公然次日升堂,研问这起盗犯,用了刑具,这些强盗各自招出赃仗窝家,独占这个行脚僧不上刑具,就一口招道赃在洞庭山某寺窝着,寺中方丈叫甚名字。元来行脚和尚做歹事的,一应荒庙野寺投斋投宿,无处不到,探听做眼,这寺中方丈姓名,刚好他晓得的,正投太守心上机遇。太守大喜,取了供状,叠成文卷,一面行文到姑苏府埔盗厅来,要提这寺中方丈。差人赍文坐守,捕厅佥了牌,另差了两个应捕,驾了快船,一向望太湖中洞庭山来。端的:
辨悟手接着经卷,瞻仰着天涯,没法发挥,直看到望不见才住。目睹得这一纸在爪睦国里去了,只叫得苦,世人也多呆了,相互抱怨。一个道:“才在我手边,差一些儿不拿得住。”一个道:“在我身边飞过,只道你来拿,我住了手。”大师唧哝,一个老成的道:“师父再看看,敢是吹了没字的素纸还好。”辨悟道:“那边是素纸!刚是揭开首一张,看得明显白白的。”世人迷惑,辨悟放开双手看时,公然失了头一板。辨悟道:“千年古物,谁知本日却弄得不完整了!”忙把来叠好,将包包了,紫涨了面皮,只是怨怅。世人也多悔怨,不敢则声。黄撮空没做事理处,文诌诌强通句把不中款解劝的话,瞥见辨悟不喜好,也再没人敢讨看了。船到山边。世人各自登陆散讫。辨悟自到寺里来,说了相府白还经卷原因,合寺无不欢乐赞叹:却把湖中落空一叶的话,瞒住不说。寺僧多是不在行的,也没有人翻来看看。交与方丈清算过罢了。
却说唐朝侍郎白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埋头经心内典,勤修上乘。固然顶冠束带,是个宰官身,却自念佛看经,做成居士相。当时因母病。发愿手写《金刚般若经》百卷,以祈真佑,散施在各处寺宇中。厥后五代、宋、元兵戈扰乱,数百年间,古今名迹海内亡失已尽。何况白香山一家遗墨,不知多怎地毁灭了。唯有吴中太湖内洞庭山一个寺中,传播得一卷,直至国朝嘉靖年间仍然无缺,首尾不缺。凡吴中贤士大夫。骚人骚人曾纷赏鉴过者,皆有题跋在上,不消说得:就是四方名公旅客,也多曾有赞叹顶礼、要求拜观。留题姓名日月的,不计其数。算是千年来希罕古迹,极其可贵的物事。山僧相传珍宝保藏,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