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感受,亦似念朱淑真的诗词。
比方她写《腐败》:“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风景又腐败。”字里行间尽是雀跃,像穿了新衣服想急着出门的孩子,那恼,是芳华的小性子,根柢里还是衬着欢腾,如何来看,都是光阴里的宠溺。
若要以花喻人,对于朱淑真,当非梨花莫属。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期间的女墨客,与李清照齐名。书中对她的平生记录极少,相传她出身在杭州西湖边的官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分歧,伉俪不睦,终致其烦闷早逝。待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仅存《断肠集》与《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这统统,对于朱淑真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清傲如她,又怎受得这般欺侮?她恼,她恨,她怨,她悲,她苦。她将心头的凄伤写进一首一首的诗词里,独行独坐,合唱独酬还独卧……调朱弄粉总偶然,瘦觉寒馀缠臂金。
但是好景不长。所谓嫡亲至疏伉俪,纵如花美眷,亦敌不过似水流年。很快,朱淑真就被萧瑟。花自飘零水自流,昔日的爱意完竣转眼成歇,郎心似铁,空留她一枕苦楚,凤帷孤单无人伴。他出去应酬,狎妓寻欢,并娶了小妾携其离家到差,多年对朱淑真不闻不问。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寒食未几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在由屈指可数的二十几首残作编成的《断肠词》里,朱淑真就有多篇写到梨花,亦可见朱淑真对梨花的钟爱。而这一首《生查子》,从词意来看,应是朱淑真婚后所写。
我立马爱上了这一条解释,既奥秘又简朴,宿世此生的奥妙。
婚前,她尚是明丽清澈的少女,豆蔻韶华初,二八好容颜。《西湖旅游志》里记录:淑真钱塘人,幼警慧,善读书。工诗,风骚含蓄。阿谁时候,她有浪漫如春花的思路,有夸姣的神驰与神驰。心头有念想的人。不会茫然无助,亦不会无端枯萎。更何况,她家道优胜,才调横溢,闲时可赏花吟月,可赋诗操琴。又得父母各式心疼,仿佛上天将这人间最好的前提都付与了她。好得令人粗看了她的整小我生后都会忍不住想,那婚前的统统,可都是运气的赔偿?
古龙的武侠小说里有暴雨梨花针,一种极美极毒的绝世暗器。二十七枚银钉势急力猛,可称天下第一,每一射出,必然见血,杀人于无形。思至此,再读这首《生查子》,我亦似中了江湖传说中的暗器,有至凄至美的毒汁由骨渗入心脏,却又出不得声。
不管是开在枝头,还是捧在掌心,都会像对着一件陈腐的器物――一叶骨瓷,或是一枚白玉,浸淫过陈腐得不能再陈腐的月光。曾伴早夭的怀春女子身前……开起来,就有令人沉迷的阴靡气味从花香里泛出来,泛出来,凉凉的温度。凄凄的芳香,情蛊巫术一样。
哪似婚后。
当然,与许很多多终究分裂的婚姻一样,朱淑真的婚姻亦有过最后新婚的甜美。传闻,刚结婚时,朱淑真还给她的丈夫写过一首圆圈词。信上无字,尽是圈圈点点。她的丈夫先不解其意,于书脊夹缝见蝇头小楷《相思词》,方才顿悟发笑: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孤单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