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贤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民气可回也。
勤奋於内者,必於外无所求。饰美於外者,必此中无统统。(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大族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餬口活,还是读书。
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
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改过之路。
但作里中不成少之人,便为於世有济。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力,则退场之傀儡也。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凡人间险奇之事,决不成为。
处境太求好,必有欠功德出来。学艺怕刻苦,另有刻苦时在後。
是六合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能够罢休者,便须罢休。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後天下有大经。
谩夸繁华要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後世。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豪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吝啬之败家,必遭奇祸。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以是毕生可行也。
察德泽之浅深,能够知门祚之久暂。
立品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有生资,不加学力,气质究难化也。
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合用。
交朋友增面子,不如交朋友益身心。
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官吏虽称权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於人者为辱。
济世虽乏赀财,而用心便利,即称父老。
浑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
放纵子孙苟安,其後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意学来,方能受益。
一行足以玷毕生,故前人饬躬若璧,唯恐有瑕疵也。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面子上浪费,可知其百为皆假。
然尧舜之圣,初何尝因朱均而减。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言不成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讹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适?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用饭本领。
忠厚而无才,尚可建功,心志专壹也。
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暴躁,则恶。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故意者,必责诸人谋。
可觉得常者,必其平平无奇,如种田读书之类是也。
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繁华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
栗实之肉秘於内,深自防护,人乃破而食之。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
民气日丧其廉耻,渐至灭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民风日趋於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
身材发肤,总有破坏之时,要留个称呼後世。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杀身。
身不温饱,天何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故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