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当然不怕这个,他怕的是那些有权节制番将又军功显赫的边帅。遵循大唐“出将入相”的传统和常例,他们随时都有能够调回都城进入中枢。如果是牛仙客那样的倒也罢了,倘若来一个文武双全的,好日子可就算过完。
懂事,履行力也强。
李林甫笑眯眯地看着大师,比哭还丢脸。
这是开元二十四年(736)的年底。十一月,张九龄和裴耀卿同时被免,李林甫代替张九龄任中书令,牛仙客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耀卿留下的侍中职位空缺,宰相班子由三人变成两人,李林甫成为不折不扣的辅弼。
这一沉默常常被了解为玄宗自知理亏,或者证明他在李林甫期间已经变得昏庸,实在不然。因为此次说话中,李隆基对宰相们的批评都很精准,乃至对宋璟评价不高。他的原话是:那小我的朴重,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手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