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山道上有个凉亭,亭中有两人,他们相对而坐,也在对弈,但口中言语不竭,声音安静淡然。
秦先羽说道:“道书中说,这等人物心性绝顶,天赋绝佳,故而修行起来,乃是人间一等一的迅捷,若能修得直指大道的功法,便能有望得取大道,踏足道境,成绩真仙道祖。”
清池上有一人盘膝而坐,闭目运功。
他们来到一座洞府前,拍门拜访。
“本身心中善,六合便是大善。”
然后少年伸手推开了洞府大门。
“他们两人都疏于修炼,极少静坐练功,老是喜好论道,厥后掌教真人与他们说,若要论道,且先晓得,要想晓得。必先得道。”
秦先羽略有感慨,说道:“这两位真是学问赅博。”
他轻得仿佛不像是一小我,而像是一根羽绒,或许他的本体就是轻如羽毛。
从见到此人的第一眼开端,秦先羽便晓得,这是一面镜子。
少年笑着说道:“门中有长老谈及,赞他道心有成。也有长老斥他荒废修行,全无修行之念,实在令人可惜感喟。”
“他在感悟道剑,借此破境。”
他坐在池水上,未曾应用法力,未曾发挥本领,却浮而不沉。
秦先羽谛听之下,不由骇然。
“确是如此。”少年说道:“但正因为过于完美,心性过于腐败,故而少了人间感悟,少了喜怒哀乐,少了凡世情感,在勘破仙圣之境时,或多或少有些碍难。反倒是清净境,固然不如清净之心那般完美,但有了情感波荡,却更轻易超脱出来。”
而灰烬灰尘,也是他眼中的人间众生。
非论你是凡人,还是修道人,或是同门,还是长辈,皆与花草无异,俱是岩石灰尘。
“这是本门一名三代弟子,修为至龙虎顶峰,原已将要得道成仙,厥后看一夜风雨,花开草长,心有所悟,因而止了修行,旁观满山花草树木,感悟天然,感悟天心。”
就如和沉铁形状类似的浮木。
秦先羽二人从他身边走过,转折入了另一条通道。
秦先羽细心看他,只觉那青年道人眼中再无他物,只看着那树木,怔怔入迷。
闪现出来的是一座水晶所铸的通道,仿佛冰晶,却又不冷。
那道人没有动静。
而秦先羽和那少年也在中间山道上听了两个时候。
绝顶处是一汪清池。
那两人偏头看来,略有点头,以作表示,然后便不予理睬,持续论道,而他们的棋局,又是一盘和局。已无处下子。
火线有好几面镜子,正中间盘坐一人。
因为对于这等心如圣者的人物而言,修成道剑的诸般碍难,很多伤害,都应如无物。
此人身着道袍,面色平淡,听闻动静便展开眼睛来,眼中如水晶一样冷酷,只瞄了一眼,便垂下眼睑,冷静修行。
PS:下一更快好了,本来筹算归并起来,但感觉有些长,以是还是分开。别的,明天我会尽量写出第半夜来……
那是一个清净境的人物。(未完待续。)
“他常日里行迹不定,也就只要我,常在山中走,才晓得他在那里。”
因为他是清净之心者,对于身外之事,皆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