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顺水推舟(一)[第1页/共3页]

这一听太宗问起了波斯使节团求援一事,李恪暗自感慨陈子明算计无双之余,也自不敢稍有怠慢,忙按着陈子明事前之交代,谨慎地进言了一番。

太宗将高句丽进献之两美女赏赐给陈子明一究竟在非常的古怪,朝野间乱议自是不免,但是陈子明本人倒是底子不为所动,哪怕是同僚们美意的打趣,陈子明也自嬉笑而对,浑然就没事人普通,至于与高句丽的构和么,该如何还是如何,压根儿就没半点拿人手软之宽仁,终究成果么,天然是不欢而散了之,当然了,太宗倒是没让高句丽使节团平白走上一趟,备了几匹马、几张弓当作礼品,赠送给了高藏王与渊盖苏文,勉强算是礼尚来往罢了,只是大唐备战的脚步倒是没半点的放缓,不止是江南造船厂的造船行动展开得如火如荼,海员招募等事件也在紧着停止当中,太宗更是再次下了猛士诏,招募朝野懦夫参武备战,一举荡平高句丽之决计尽显无遗。

李恪在开疆辟土的大志上并不比太宗来得低,之以是一向未曾表示出来,不过是没有机遇罢了,现在,一听陈子明成心在波斯帝国一事上脱手,当即便来了兴趣,只是一想到波斯与大唐之间那茫茫之间隔,李恪自不免便有些踌躇了起来,这便摸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哦?莫非此中有甚变故么?”

“殿下此言差矣,不是下官要如何安排,而是殿下须得有所筹办才是。”

对于太宗并未及时访问波斯使节团一事,陈子明心中实在已有了些猜想,不过么,他却并不急着说破,仅仅只是就事论事地廓清了几句道。

“陛下既是成心让殿下再度监国,然,终归须得寻个由头罢,现在,波斯使节团来访一事恰得其便,但消殿下能措置恰当,陛下也就能顺水推舟上一番,群臣们也自能接管无虞也。”

今秋的大唐可谓是个交际年,这不,高句丽使节团前脚才刚离京,又一支范围庞大的使节团赶到了京师——波斯王子卑路斯奉其父耶兹底格德三世之命,照顾国书前来大唐朝拜,并祈求大唐出兵援助,以抵挡阿拉伯人一浪高过一浪的进犯,而这,已是波斯王朝第三次派人前来向大唐求援了,前两回,太宗皆以路远为由,回绝了波斯方面的要求,这一次仿佛也不会例外,毕竟太宗眼下最着紧的是要征服高句丽,至于远在万里以外的波斯么,明显不会在太宗的考虑范围以内,朝野间对此大抵上都已是有了共鸣,独一稍显奇特的是太宗并未急着访问波斯使节团,将之安设在礼部的客舍处后,接连数日都未曾有所表示。

“哦?恪儿何故知大食国之事哉?”

“这……”

大唐眼下确切没法出兵,不止是因对高句丽的战事还在持续当中,更加关头的是西突厥还占有在天山南北,可待得大唐灭掉了西突厥,国土立马便离波斯不远了,中间只隔着个吐火罗(今之阿富汗),到当时,势需求与强大起来的大食帝国有所抵触,这会儿多给波斯人一些支撑,将来大唐要将手伸进中东也就能少上些费事,这等下小本而能得大利之事,于陈子明来讲,自是没有不干之理。

不出兵援助乃是定策,不是不肯,实是不能耳,固然一向未曾对外公布,可太宗在心中已是有所定夺了的,之以是问一下李恪的定见,本意么,还真就是像陈子明所猜想的那般,是要先跟李恪交代上一番,而后让其在廷议时有所表示的,但是太宗倒是没想到李恪会另有谋算,讶异之余,猎奇心自也就大起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