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祸起观玺会[第3页/共3页]

自古天子均有七方玉玺,各名之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和传国玉玺。以天子为名之玺用于对王公大臣,海内群众公布圣旨,颁行诏令,以天子为名之玺则用于对番邦蛮夷之地公布圣旨,奖其归义。唯有这传国玉玺古已有之。相传当年玉工卞和献和氏璧,这玉璧在春秋战国期间几易其手,终究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所得,遂命丞相李斯撰文于上,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代天子历代传承,这传国玉玺由此得名,乃至成了一个朝代获得政权的意味。直至东汉末年,王莽以岳父身份取天子而代之,自主新朝,其女不满乃父作为,遂以传国玉玺掷向王莽,摔掉了一个角,后用黄金补之,这传国玉玺又得名金镶玉玺。

“高祖李渊虽为陇右贵胄,世代望族,然于习武一道却也非常爱好。这龙泉剑就与他有些渊源,此剑原名龙渊,后为避讳改名龙泉。由此竟有传说言讲高祖之玺和捆扎玉玺之绶带,或许刻有一式惊绝剑法,名之曰螭龙离渊。”世人听至此处,不由心甚往之,有的竟已张大嘴巴,瞪圆双目,直勾勾盯住诸葛丹。

这柬文以四六成句骈体文写就,柬书则为瘦金体。此中粗心不过是这冷月轩主于偶然之间获得前朝天子一方玉玺,听得传闻当中此玉玺或许藏秘者事关武林之机窍,是以不敢自行参详,望天下武林王谢大派杰出人士能够在端阳节这天,齐聚中州阳平山,一齐破解此中机密。

“请护玺尊者先将玺绶抬将出来,请众位一观。”言罢,平台后侧已是一条身影腾空跃起,双手指上捧着一只雕花漆器,色呈鲜红。这尊者亦非武林人士所熟知。只见他双手捧定漆盒,徐行行至桌案之前,将漆盒安排于上,随即将盒套取下,此中原是一方长宽尺许,高约八寸之晶莹美玉,其上金螭龙捏,一盘五爪金龙回旋环抱。要知只要天子才可利用这五爪金龙,想来此玺必为皇家之物。金螭之上缠绕一绦明黄色锦缎,约有三尺不足,顶风飘舞,玺绶合一,确有皇家风采。

世人正惊奇间,听那老者言道,“我乃冷月轩护法诸葛丹,只因未曾行走江湖,是以想来诸位朋友对我必是陌生得紧,然却也无妨,相逢便是有缘,自今而后,我辈自当多亲多近。”世人听得此名,倒是陌生得紧,不由俱是凝神静听。

巳时已到,平台之上两行乐手纷至沓来,一阵丝竹之声直冲云霄,座下世人俱是一振,瞬息之间场内已是鸦雀无声。两行乐手奏的倒是清平乐,约莫一盏茶时候,乐声止息,一名黑衣老者自平台以后跃上平台。

要知这台距空中一丈不足,这老者并不作势,身形倒是拔地而起,想来这轻身工夫必是极佳。老者跃上平台,足下稳扎台面,向场中世人拱手为例,此时又有浩繁武林豪杰鱼贯而出,各自行至东西两侧芦蓬之下落座,想来此一群人必是身份极尊之辈。

顺山道蜿蜒而上,约莫二百余丈火线是行至山腰。山腰之上豁然开畅,猜想是根据山势辅之以野生开凿而成。此一开阔广场有千丈周遭,山道一侧极是峻峭,广场火线却又以山为屏,广场四周苍松翠柏,境地极其清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