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徐水流土宫[第2页/共4页]

谁料,一燃烧光呈现于甬道另一头,百知子晓得此处躲无可躲,只得使出壁虎游墙之功,紧贴于石壁之上,那两命帮众仅只入洞三丈不足,用火把向此处晃了晃,已是回身拜别。百知子不由更是坚信,此处却无别的机窍,正欲游下石壁,忽被洞顶一处极其光滑之处吸引住视野,一行小字映入目中。

只见百知子在流土边沿细细打量,不时以手触摸流土,只觉此土质地更近于沙,微带水分,又似泥土普通粘连黏稠。约莫一刻钟光阴,百知子已将这流土阵反几次复查探了三遍不足,几近摸遍了每一寸流土边沿。

只见池内水流缓缓,亦无鱼无虾,是以伸出右手放入水中,却也清冷舒缓。池底更加一览无余,池壁虽非光滑如璧,却也纤毫毕现。现在,洞外巡查帮众之音声又在洞外响起,百知子只得寻一矗立石柱,提纵至顶端,放缓呼吸。

百知子行至梁纯生跌落之暗井四周,站立边沿,以手中火折向下探照,只见洞窟以内深不见底,火光只可晖映一丈不足,一丈之下即又黑漆一片。百知子本欲再探他处,谁料,身后竟有暗器破风之声,此一击过分俄然,百知子一起行来实是未见任何埋伏,现在敌方猝起偷袭,且暗器破风之声竟然成扇形自本身身后群发而至,目下遁藏一途仅只跃下洞窟。然此洞深不见底,误入此中必是九死平生。

百知仔细心辨认之下,识得那字体倒是隶誊写就“冷月,传,西,称,湖”,模糊之间仅可识得六字,其他十个字俱是恍惚已极,极难辨认。百知子游下石壁,苦思不得其解,是以将这六字几次记下,待与世人重聚之时,言讲出来共同参详。

思至此处,百知子发挥轻功,借洞内火把光照明暗不均之上风,向洞内飘去。及至仅距那两命帮众一丈之遥,收住身法,埋没于暗影以内。帮众于内奸侵入洞中犹有未觉,只自于巡查范围内来去踱步。

百知子跌落之深穴恰是当初匠人窥得之深洞,现在所落实地,乃是被匠人挖穿之第二层洞窟,是以上层洞窟并无机窍,仅只掩人耳目罢了。试想,遇此景象惟愿捐躯取义之人并未几见,且又能惊而不慌,窥得此中门路者仅只凤毛麟角罢了。

现在,百知子不由忆起竹书编年当中于虞舜在雷泽之处建立部落之记录。舜王当年以孝道闻名天下,唐尧既有选定此人禅让天下之念。继而派出四柱之臣考查虞舜为政之能。是故四柱之工部臣开铎既至虞舜所居之雷泽。

百知子以此法超出流土阵以后,径直向石翁仲之处行来。那当初为梁纯生看破之流派竟已封闭如初。百知子不由心生防备,猜想如非报酬,此石翁仲毫不会自行复原,是以提足功力,蓄势待发。

只缘当初梁纯生在飞度流土之时,偶遇冷月轩铜针之袭,是以鉴定此处必有冷月轩眼线,如不出所料,这徐水周遭必是以这曹操疑冢作为根底地点。是以百知子只得于洞窟以内几次勘查,亟欲寻得机窍地点。

百知子已是将洞内幕景看得逼真,是以步法迅疾,向流土沉入之入口行去,及至石缘,下临深洞,伸手抽出围在腰间之水火丝绦,将内力灌注其上,丝绦足有三丈余长,是以远远伸出洞顶之上。百知子藉着丝绦缠绕上层空中之力,足下用力点地,身形蹿升而起,降至第一层洞顶之时,腰腹用力,双手抓住足见,似陀螺普通,甫又迅即展开,足见亦是落至第一层空中。随即一起行至石翁仲出口,返回空中之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