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嬷嬷拿张条凳让宋氏在院里坐了,把粽子腾出来,将空篮子放到宋氏身边,对她道:“等着。”说着就出去了。
现在她得了闲,自是要去李府下人所住的处所走动走动,也密查一下李太太那边的环境。
她见机得很,除了每日凌晨去给李太太请一回安,李太太不召见她,她不会老凑到跟前讨人嫌。不过她能在李太太跟前越混越好,天然是有诀窍的,那就是多跟李府下人靠近,时不时地对他们施些小恩小惠。你想想,隔三差五地有下人在李太太耳边提及宋氏,说她如何如何为人和蔼懂礼数,如何如何无能,李太太对她的印象能不深切、能不好么?
苏玉畹下了马车,对苏世盛道:“我要去趟松萝庵,大抵晚餐时分才气返来,你出来安设安妥后,就跟着黄管事四周看看,茶树如何打理,采茶时要重视何事,如何炒茶,黄管事都会奉告你。要办理茶园,这些个东西都必须晓得,才不会让人乱来了去。”
“天然。”苏玉畹转头笑看他一眼,见他只穿了身夹衣,连个披风都不穿,皱皱眉,转头叮咛立春,“把我给盛哥儿做的那件素色小袄子拿来,给他换上。”
宋氏也不明说,只撇撇嘴:“或许吧。”说着站起家来,提上篮子,”天气不早,我先归去了。早晨的菜还没摘呢。”
公然!
宋氏听了这话不但不喜,反而愁的不可。
苏世盛忙道:“不消,我不冷。姨娘嚷嚷叫我穿厚些,都让我推委了去。大姐姐你就不要再操心了。我身材壮,不怕冷的。再说,这都开春了,气候和缓着呢。”
没一会儿工夫,苏世盛便穿戴整齐地出去了,一进门就欢畅隧道:“大姐姐,你真要带我上山去?”
黄管事早已得了保护的报信,在茶园门口等着了。此时便笑着对苏世盛道:“三少爷,这边请。”
苏玉畹那头,第二日一早送了韩嬷嬷上路,她便叮咛丫环:“谷雨,去孟姨娘那边一趟,就说我要上山去,问问三少爷要不要同去。”
今儿个也是她运气好,刚进李府前面那条巷子,就恰好遇见李太太院里的一个姓牛的粗使嬷嬷。她将竹篮的盖子翻开,暴露里的的粽子,笑道:“我嘴馋,偷闲包了几个粽子。不敢吃独食,想着嬷嬷们常日对我的关照,特地拿来给你们尝尝。做得不好,别嫌弃。”
姐弟俩一起出门,分坐了两辆马车,直奔松萝山而去。
宋氏也不是甚么金朱紫,她乡间的屋子比牛嬷嬷还肮脏呢,且此时有求人,那里会嫌弃?便随牛嬷嬷进了院子。
宋氏也不坦白,把事情跟牛嬷嬷说了,道:“我想探听一下太太那边对我是如何个观点。”
“风雅大师让昌哥儿传话给我,让我去他那儿一趟。前阵子忙,我一向没抽出空去。这不,趁着这个空当,便再跑一趟。”
此时苏玉畹也清算安妥了,站起来道:“走罢。”
“苏玉畹啊苏玉畹,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成活。获咎了我,看你另有甚么好日子过!”宋氏对劲地自言自语了一番,拿出镜子照了照,又整了整衣衫,叮咛春香看好门,到厨房提了几个粽子,甩着帕子往李府那头去了。
“怎的又要上山?茶叶没那么快长出来吧?”黎妈妈听了大惊。
牛嬷嬷原还没多想,被宋氏这一说,再细心一揣摩,皱眉道:“我们是太太院里的人,她不敢不尊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