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家人吃了饭,上了茶,黄夫人打发走世人,和徐学士说了徐夫人提亲和明天周老太过分来传的话,接着筹议道:“这事得听你的意义,李家三娘子是不如恬姐儿好,我就是感觉恬姐儿太好了,我们静哥儿配不上,再说,如果宗子,这媳妇天然越无能越好,可静哥儿是最小的,这媳妇儿太无能了就不大好。”
李云裳还不晓得说亲的事,被青枝客客气气赶出来,委曲的两眼都是泪,站在园子里哭了好一会儿,才擦干眼泪,往正院寻母亲去了。
“嗯,”徐学士想了半晌道:“静哥儿才具平平,不管是婚事还是出息,所求不宜太高,勇国公,”徐学士感慨的叹了口气:“当初我和他同在清风社,常一起会文论诗,他虽才调有限,却可贵禀性忠诚,为人热忱,极有长兄风采,我记得他最疼幼弟,最以这个幼弟为傲,他素乏捷才,一到联句就垫底,每次罚酒前都得说一句‘如果四弟在,你们捆一起也敌不了他一个!’厥后那些事……唉,”徐学士又重重一声感喟:“只怕他也是池鱼,你若感觉三娘子好,就三娘子吧,勇国公那样的禀性,这孩子必然也是个忠诚的,再说,川南杨家家声又好,教养出来的小娘子也差不到哪儿去。”
李恬送走徐夫人,回到上房,一头扑倒在榻上,只感觉四肢有力,浑身高低沉的动不了,头晕晕不想动不想听不想想任何事,就想这么趴着,一向到地老天荒。
三人一句话不敢多说,青枝看了眼璎珞,回身往水先生院子畴昔。
“嗯,”黄夫民气里微微一动,看着女儿笑问道:“如果让你挑,你是情愿恬姐儿做嫂子,还是李家三娘子?”
杨夫人打发了李云裳,皱着眉头想了想,越想内心越别扭,别扭了好一会儿,俄然叫了媳妇儿周氏出去,看着周大/奶奶道:“我记的东意伯府二房老二,叫周朝顺的,是个嫡出哥儿,本年多大了?”
“我也是这么想。”黄夫人笑道:“那我明天让人合合八字,如果安妥,就这么定了。”
“十七了。”周大/奶奶看着杨夫人,内心跳了跳,杨夫人悄悄‘嗯’了一声:“我记的这哥儿生的极好,人又懂事,你明天归去一趟,问问哥儿订婚了没有。”
说着,叫了个婆子出去,叮咛她给周老太太送畴昔,徐洁摆布看了看,转头看着黄夫人道:“阿娘要给九哥说亲了?”
傍晚,周大/奶奶服侍了晚餐出来,眼看着四下无人,忍不住和肖嬷嬷牢骚道:“这也过分了,抢了人家的好姻缘不说,这会儿还要把好好的五姐儿说给朝顺阿谁浪荡子。”
“是要给二娘子说亲?”周大/奶奶忍不住探听了一句,杨夫人瞥了她一眼道:“二妮子是庶出,能攀得上人家?我看五妮子跟他倒班配。”周大/奶奶心头一阵乱跳,看着杨夫人咽了口口水,生硬的低下头承诺了一声。
“我就问一句,你别这么大火气。”悦娘有些讪讪道,李恬长叹了口气,低头喝着茶,只感觉满腹苦楚。
璎珞、青枝和悦娘等人围在榻前,非常担忧的看着李恬,悦娘上前悄悄拍了拍李恬的后背道:“这是他徐家没福分,别难过了。”
“嗯,我看,这事不管如何得跟五娘子说一声。”肖嬷嬷建议道,周大/奶奶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意义,那就烦嬷嬷走一趟,现在就去,得把话说透了,周朝顺甚么人,一点别瞒,一五一十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