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珍才十八岁,还是娇花儿普通的年纪,但女人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逢珍虽捡回了一条命,却也生生虚垮了身子,娘家是公府,婆家是侯府,能请的大夫早都请过,剩下的,也只要尽人事听天命了。
好端端的女人蜜斯,在将要出嫁前,却弄出这么一茬事,特别这门婚事本就不太明磊,外头早有闲言碎语,再加上此次的不测之事,外头还不知得如何群情,翠浓和红玲身为逢春的大丫环,有脱不掉的任务干系,如果高氏的亲生女儿出了不测,这俩丫环轻则挨板子再撵家去,重则打一顿后发卖。
“这门婚事,虽是春丫头高嫁,但到底也是委曲,彩礼里头那些金的、银的、穿的、戴的,大部分还随春丫头陪嫁归去吧。”定国公府的赫赫门庭,是靠男人们凭本领挣出来的,小儿子恰好整这么一出,不免有攀附权势之嫌,逢春虽是庶出,但也是她的血脉亲孙女,一点点看着长大的,老夫人再道,“用余出来的银钱购置酒菜,亲朋们随的礼钱,还照老端方,五分归你三弟那房,五分充到公中里头。”
曹氏一字一句地听了,然后应道:“嗳,儿媳晓得了。”
高氏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立时滴落个不断:“珍儿……珍儿她……”
“瑶丫头,扶你母亲归去。”老夫人看了一眼红着眼圈的逢瑶,声音平和的叮咛道,继而再看向庶出的二房,“老二家的,你也归去歇着吧。”
“春丫头,给你姜婶婶见礼。”曹氏笑着对逢春道,姜陶两家早已订婚,还称呼夫人未免过分陌生,逢春又尚未正式过门,再靠近的称呼也唤不得,论年事,姜夫人姚氏要比高氏小,唤个婶婶也不失礼数。
老夫人数动手里的念珠儿,温声道:“你办事慎重,又保全大局,我夙来放心……”两日前,老夫人问高氏给逢春的嫁奁购置的如何,她要过过目,高氏推委说事多尚未办好,老夫人干脆替她做了决定,“嫁奁的事就这么定了,春丫头爹那边该出多少由我来讲,另有,长公主府的端方大,随春丫头入府的丫头,也得细心遴选……”
高氏等人拜别后,屋子里只留了曹氏,逢春,逢兰。
曹氏坐在老夫人下首,开口道:“母亲,本日碰到姜夫人了,姜夫人问了春丫头的病情,还说再过几日,会亲身过府一趟。”
新被指派来的晴雪和碧巧,一个忙去翻衣柜,一个麻溜地去端金饰,逢兰则给逢春泄气打气:“五姐姐,你不消严峻,你之前见过姜夫人,姜夫人脾气温雅,待人和蔼,你只要照新学的端方来就是,千万别怕啊,有祖母在中间,她会照顾你的。”
逢春能说甚么,只能恭声应好。
这门婚事在没有转圜的余地之时,老夫人就已经开导过逢春,经常叫她畴昔说话,逢春会投湖他杀?老夫人底子就不信。
逢春依言而行,恭敬地屈膝下拜。
勾了勾唇角,老夫人淡声道:“春丫头上月出错落水,总归是丫头们顾问不周,那俩大的也到了放出去的年事,叫她们今晚清算清算,明天一早就分开迎香院,我这儿的晴雪和碧巧,派给春丫头用,迎香院里那几个小的,你再过目过目,如果有端方不严的,一概剔掉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