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欣喜的是,突如其来的狠恶打击让正面后续的朝鲜人士气骤降,很多人看到空中的惨状后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乃至有人猜疑地停了下来,东张西望仿佛在找逃离的途径――这是封建期间统统军队的通病,一旦呈现伤亡便会对士气形成打击,而跟着伤亡的减轻士气也将急剧降落,终究导致全面崩溃;导致崩溃的伤亡率成了衡量一支军队强大与否的首要标准,能忍耐5%伤亡而不崩溃的便已是强军了,而像鞑子那样能忍耐10―15%的伤亡乃至更高仍能对峙作战便成了天下人都闻风丧胆的无敌存在。
这么狭小的间隔很轻易形成相互间的滋扰,不过还好三营的老兵在登州时多次演练过,以是才敢这么干――猴子是个很长于揣摩的人,固然不懂甚么叫火力密度,却从实战中发明了火力密度越大,正面的杀伤结果越好这一规律。
赵海帮衬看了,却没顾上控马,马儿横着一撇,只听“哐啷啷”一声,他低头一看,不由得脸都吓白了。
此时劈面的景象已被稠密的硝烟掩蔽住,让赵海看不清朝鲜人正面的动静,他能看到的,只要敏捷逼近的两翼;这让窥伺大队长不由自主地扭了下腰,稍稍调剂了一下胯下战马的方向,指向了三营的右边。
短短十来秒的时候里,三营便从一个紧密的、正面只要50米的阵型变身三个小阵,其正面一下扩大到了两百多米!
第二波三轮射击开端前,朝着疆场奔驰而来的赵海居高临下,天然听到了那密如急雨般的枪声,也看清了三营兵士们熟极而流的战术行动,可这统统却更让这位疆场老将心急如焚――毕竟三营人数就只要这么点儿,以赵海以往的经历判定,打得再如何猛也就只能延缓三营毁灭的时候罢了!
说时迟当时快,眼瞅着赵海就要纵马驰过,三营阵中方才完成射击的那列横阵却俄然撤向了右火线;疾步小跑中另有条不紊的调剂了阵型,及至跑到主阵右边四五十米的间隔时,已然转换成了一个更小却更稀少的三列横阵。
应变归应变,赵海的目光倒是一向没分开三营,却见右边,全部三营都在缓慢变阵――第二横列射击结束后一样快速退到了主阵左边构成了另一个三列横阵,而留在主阵的最后一个横列放完枪后原地也是原地变阵。
糟糕!肇事了!(未完待续。)
实在三营布阵的细节赵海并没有全数看出来,比如横列中的间隔较之练习时更小――操典的规定是两名流兵之间的间隔是50厘米,而在这里却少了20厘米,也就是说三营的老兵们几近是肩并着肩在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