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城县石桥村,忙着为贵妃娘娘烧制瓷器。”
但是梅瓶上的这首诗……鲜于仲通还真不敢据为己有。
没别的启事,因为诗句中夸奖杨贵妃的句子太浅显太直接,朗朗上口又浅显易懂,夸杨贵妃的诗句多了,夸得这么直接的委实少见。
顾青感觉本身对人类的文明遗产犯了罪,又感觉给千年后的无数小门生中门生造了福,感受很庞大。
“臣服从,顿时命人将顾青领来蜀州。”
杨贵妃那双会说话般的眼睛现在尽是笑意,道:“天子治下,大唐乱世人才辈出,此少年之才殊为可贵。”
邀功这类事,鲜于仲通向来是不客气的,刚才呈献梅瓶时他便面不改色地说是他命令瓷窑给杨贵妃专门烧制这批孤品梅瓶,这份奉迎杨贵妃的情面便无声无息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
“用来吃的?”张怀玉又问道。
“假的,今后你再问废话,我就用这类傻子都能听出不对而你却将信将疑的谎话来热诚你。”
这年初的人,乡土看法还是很浓厚的,不管身处如何的高位,都没法抹去心中的乡土情结。
张怀玉惊呆了:“真的?”
鲜于仲通一惊,他没想到一首诗和一批烧制的梅瓶竟被贵妃如此看重,顾青这小子的马屁拍得可谓极妙,今后恐怕要跟他学一学马屁技能。
杨贵妃连连赞叹:“好词句,与梅瓶上的诗全然分歧,这首中秋词更成心境,一词道尽人间悲欢,可传世千年。”
“是,本年中秋夜,顾青还作了一首中秋词,此词已在蜀州城内广为歌颂,乃至传到了益州。”
风险太大,还是说实话吧。
杨贵妃纤手重抚盒子里的一排梅瓶,越看越欢乐,蜀州故乡能产如此精美的瓷器,不但如此,故乡还出了一名有才调的少年英才,杨贵妃非常高傲。
鲜于仲通见杨贵妃颇感兴趣的模样,因而将中秋词全文背了出来。
这些年写诗拍她马屁的人很多,当年李白任翰林待诏也拍过她的马屁,那首闻名的“云想衣裳花想容”便是专门歌颂杨贵妃的应制诗。
鲜于仲通恭敬辞职,杨贵妃仍坐在凉亭内,痴痴地看着梅瓶上的诗句,既有夸奖她的仙颜,也有细述她与天子的恩爱,此时此景读起此诗,令她不由回想起与李隆基曾经恩爱无间的时候,华清池里吸水作乐,梨园乐班里夫唱妇随,漫天的樱花雨下,李隆基谱写着《霓裳羽衣曲》,她在樱花树下翩翩起舞,四周的乐工歌以和之,那幅画面令人长生难忘。
鲜于仲通暗叹,顾青这小子好才情,好运气,也好会拍马屁。
“火锅。”顾青言简意赅。
顾青酿出高度酒后,李白醉倒的次数越来越多,也醉得越来越快。以往还能借着酒劲对月吟诗,现在一喝就醉,一醉就倒,醒来后两眼发直,迷含混糊的持续找酒喝。
“不,用来洗手的,有美白去疤之服从,把脸泡出来洗的话结果更佳哦。”
杨贵妃想了想,道:“青城县离蜀州不远,可令他来蜀州,本宫想见见他。”
《长恨歌》的原作者白居易,写诗本就是以浅显为特性,传说他写诗以后必先读给贩子老妇人听,老妇人若能听懂,他才会将诗作定稿。
既然没法据为己有,鲜于仲通干脆风雅一点,帮顾青吹嘘一番,你好我好大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