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就是你们姐儿俩的不是了,瑶姐儿但是家里最重视端方的人了,她见你们没带面纱,失了贵女的身份,美意提示,你们不承情也就罢了,还与她吵了起来,现在全部汴京都在传我们李家的女人没端方呢!”
李知玥全程听得只感觉这老太太不愧是活的时候长啊,这说话全程笑眯眯的,还觉得她是多好一小我呢,说出去的话却老是怪里怪气。
“你……”李知瑶气得转头道,“老祖宗,您看看……”
“是,来岁任期就满了,母亲的意义是?”
十五那天,汴京到处灯火透明,烟花齐放,李知玥和崔凌亦相约一起逛天门街。
“你家的事情我可传闻了!”李知玥手里提着对方给的小兔子水晶灯道。
两姐妹对视一眼,规端方矩地走上前,文雅地行了一礼,看得一屋子的妇人倒抽一口冷气。
对比着那日在李府见到的一屋子的人,李知玥还是感觉面前的四夫人比较好相处一些,起码说话没那么多的弯弯绕。
“哎呦,那顾家老祖宗不过是救崔家上任家主,就把自家女儿嫁入崔家,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牌。”
张氏点头,“恰是两个不成器的。”
“好啦好啦,都是小孩子玩闹,你们先前不熟谙,现在都识得是一家子了,再不成在理,要晓得尊卑!”说完表示地看了看李知秋二人。
“那是,还不对我好些,表情好了,我就分你些……”崔凌亦对劲洋洋道。
张氏对这些一无所知,又带着两姐妹在族长家偷偷见了四老爷和四夫人,奉告对方,过了十五,她就要带着孩子们回元阳县。
“长相倒是不俗,传闻你俩与瑶姐儿在天门街有些吵嘴?”老太太还是笑眯眯,可离得近了,李知玥才看清楚吗,对方眼里那里有半分的笑容。
那日张氏到李府,恰好因为她娘家的一个亲戚有些熬不过夏季病重了起来,两人便没在家,就托人让族长夫人前去坐坐,好给张氏得救。
张氏点头称是,“当初家里艰巨,得亏了本家帮手,夫君才有学上,有饭吃,到现在竟也成为一方的父母官,真的是想都不敢想呢。”
“回老祖宗的话,当日我们不识的瑶姐姐,还觉得是别人冒充,我与mm刚到汴京,未带面纱,一起上都没一人说我们,倒是瑶姐姐开口就骂我们没端方的乡巴佬,一时候气急才与她辩白了几句。”李知秋作为长姐,开口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