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在的监控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熟行厂,由寺人统领。这可就更费事了,大臣一旦要有事犯在寺人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是穷要饭的建立的王朝,不像唐太宗那么有气度。魏征揪唐太宗的衣服,唐太宗说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只能对他停止威胁。皇上都气成如许了,但是他不能杀魏征。有朝廷律法在,你凭甚么随便杀大臣,他犯甚么罪了?随便骂大臣也不可。你骂大臣,大臣便能够抗辩:你凭甚么骂我啊?你哪儿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跟朱元璋说这个,哎哟,我就没念过,我是地痞我怕谁?甭来这套!

就这么点儿笔墨,几百年来那么多场测验,从童生考秀才到考举人再到考进士,都从这里边出题,四书五经里边的话用得差未几了。如何办呢?考官真聪明啊,出截搭题,就是把四书五经里边的两句话给拼一块儿。“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呢,把这句话给你拆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做题吧,孔子为甚么说三十而立四十?你说孔子不是那么说的啊,他说的是三十而立,逗号,四十而不惑,句号。你甭管,古文没标点,你看书,三十而立,底下就是四十。或者子曰而立四十,你做题,你就得说孔子为甚么说而立四十。

康有为因为写不好馆阁体,每一次他的卷子考官一看,就扔了,就这玩意儿你也来插手测验?那最后为甚么落第呢?考官把他的卷子一扔,就出去上厕所了。时候能够长了点儿,恰好仆人出去清算屋子,仆人大抵也不认得字。一看地上有张卷子,仆人不晓得这甚么体啊,拿起来搁在桌上,镇纸一压,仆人出去了。考官返来,俩人没照着面。一看,哎呀,这张卷子我刚才扔了啊,如何又搁这儿了,还用镇纸压着?此乃天意,我看一眼吧。一看,哎呀!好文章,落第!阴差阳错,被考官一泡尿尿出个出息。还不晓得有多少人当时是如许做的官呢,还敢对皇家有甚么不满吗?这就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惟。以是顾炎武以为,八股取士比焚书坑儒都害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