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入内内侍省总领大寺人,官阶只是正五品,倒是天子身边最为靠近的人。
梁翰民悄悄点头,拿起最上头那本。
梁翰民眼睛微眯,将这封打更人秘奏也摆到中间。
再看荆南郡的奏折。
“仲春初八,荣王世子、郡主出潭州,往宁远县清元寺踏青。宁远县令吕梁之弟吕方上前轻浮郡主,荣王世子欲将其处以浸猪笼之刑,行刑之际,有宗师踏水而行,救走吕方。过后,世子前去宁远县衙欲带走吕梁,吕方去而复返,当众作诗,被郡主免除极刑,吊衙门口一日以示惩戒。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吕梁眸子微微眯起,沉吟不语。
接连几本后,才摆在面前细细打量。
是来自打更人的奏折,上边并无署名。
梁翰民就在御书房里用膳。
随即又站起家,对老寺人道:“将打更人和荆南郡的奏折都挑出来,朕等会儿看。”
并且后边另有关于吕方在宁远县的行动批评。
再打量梁翰民的神采,道:“皇上日理万机,奴婢觉得,此事不如等候打更人查个水落石出?西山野川虽是乱地,但假以光阴,打更人总能查出个秘闻来。若这萧逸天所言是真,那便无虞,若所言是假,那便极有能够是前朝余孽了。而即便是前朝余孽,皇上现在威服四海,民气所向,也不必为这点小事操心。”
老寺人将身子躬得更低些,“这吕方虽有诗才,但行事放浪,郡主能看上他?”
大渝百官中晓得另有这类色彩秘奏的人,寥寥无几。
这是秘奏。
正所谓侍郎多如狗,小官满地走。
吕梁发笑道:“州府衙门下捕快那么多,捕头都有好几个。有的好应对,有的可就不那么好应对了。”
随即竟是将三本分别来自“吴钩”、“打更人”、“荆南郡衙门”的奏折都扔给老寺人,道:“瞧瞧,这事……你如何看?”
不过上边,又带了刘茂从老萧那问出来的秘闻。
吕方道:“还能是甚么人,查案的呗!”
这剑,倒是当年荣王梁释出征,他封梁释为帅时,送给梁释的。梁释卸甲后,将兵符连带着这柄剑一道还给了他。
“臣荆南郡吴钩使遥禀圣上。”
即便是寺人不答应参政,但这老寺人如果在天子身边吹吹耳旁风,成心偶然说两句谁的不是,谁都得有大费事缠身。
“好诗。”
……
真正能够在皇宫内掀起些许风波的,那都是江湖上的绝顶妙手。
“嗯……”
老寺人躬身承诺。
双眼狭长,不怒自威。
莫说是后宫的娘娘们,哪怕是皇后娘娘,伴随天子的时候也远远没有这老寺人的多。
便是那当朝最是清流,又以“能谏”、“尸谏”为荣的御史们,也不肯意开罪这老寺人。
“这……”
有眉毛颀长乌黑的年老老寺人在中间陪侍,低眉扎眼模样,尖着嗓音轻声提示,“皇上,该用膳了。”
吕方耸耸肩膀,“你现在想这么多也没用。并且依我看,那些捕快也一定能查出甚么线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