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翰民微愣,似是有些不测。

禹元纬答道:“臣急着返来向皇上复命,并未归家。”

这话看似是对梁翰民说的,可他的眼神,倒是飘到了禹元纬的头上。

还没来得及回家去的禹元纬都被留在御书房里。

“皇上圣明!”

成都那块,实在始终都算是他的芥蒂。只是现在大辽、金奉、铁蒙三国合攻,他才不得不临时把义兵的事情放在背面。

他应当是诸勋贵中对吕方印象最差的,因为吕方当时在京都时将他的两个儿子都当作了踏脚石。

吕方在这京都的确是有了些名头,此前比吕梁的名头要大很多。但谁都晓得,义兵当中的魁首是吕梁,也只能是吕梁。

是武安侯翟濛斛。

众臣闻言都是微微变了神采。

他们都有儿子在风门关外被辽军俘虏,此中乃至另有家属担当人在内,让他们不得不纠结。

翟濛斛又道:“你这门生吕方可不是他们的主心骨。他说的,算不得数。”

“老蒲你说得恰是,要和,我们也得大出血,与其如此,还不如和他们来场硬的!让他们消停个几十年!”

梁翰民悄悄点头,“他们如何说?”

正吃着,有寺人从屋外出去,到梁翰民面前低声禀报。

“够了!”

而只要等他们腾脱手来,再毁灭义兵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也很快有人提出贰言。

他对事不对人。

在梁翰民和众臣众将看来,义兵虽逐步势大,能够说已把握成都、潼川两郡之地,但相对于内奸来讲,威胁还是要小很多。

有人说道:“皇上,那些乱军说是如此说,但他们……真的会言而有信吗?”

“呵!”

说话声音最大的就是那些武勋们。

他们当初但是助梁翰民抢了天下的,如果吕梁将梁翰民颠覆,他们这些人都落不到好。

归正最后等边陲战事结束,那些所谓义兵毕竟还是个死。

皇上可没有半点要把摆设在西南部的兵力抽调走的意义,天然还是防备着义兵的。

众臣都说道。

但实在内心非常不觉得然。

真如果信赖,那就不会是嘴里说说。

梁翰民在这时才出声喝住禹元纬和翟濛斛两人,道:“现在徐老太师虽不为朝廷效力了,但朕信赖他。”

“就算如此那又如何?”

吕梁、吕方兄弟到底还是年青啊。

“皇上,禹大人从成都府赶返来,在外等待宣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