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第214章 双姝举荐(下)[第1页/共2页]

上官婉儿点点头,持续背诵道:“古都长安,汗青绵长。于兹定都十三朝,占尽古史半部书。沣水横绝断两京,澧河襟连牵国运。文王武王,铸鼎于此。分封而治,西周始盛。秦王骑虎扫六合,千古一帝傲九州。秦岭北麓,渭水南滨,先人怀古,阿房遗址。大风起兮,彻夜歌乐云飞扬。汉王豪情,纵论四海未央宫。漠北刮风,霍家儿郎踏匈奴;马嘶草动,李广将军亮金戈。武帝挥鞭,守土开疆,绝代功劳灿烂史诗;张骞出使,旗号壮行,始通丝绸万里之路……”

从心底来讲,上官婉儿自大文章了得,但是读罢陆瑾这一篇《长安赋》,才深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倒不必了,朕信赖婉儿的目光。”武后笑了笑,沉吟了一下突又言道,“不过朕时才听承平提及,内文学馆棋博士陆瑾仿佛也插手杏林宴,并且在行酒令当中表示非常超卓,光彩乃至盖过了诸多进士,不知为何却没有列为保举之列?”

及至看完,足足用去了半个时候,武后随便将纸卷搁在中间案头几上,问道:“除此四人,莫非就没有其别人才了么?”

“哦?”武后眼角悄悄抽搐了一下,笑言道:“莫非婉儿现在有过目不忘之能?”

上官婉儿拱手道:“启禀天后,这四人乃是婉儿精挑细选保举,其他进士的文章都是弱上了几分,倘若天后明日有所余暇,婉儿再将剩下的文章送给天后浏览。”

“然瑟瑟秋风拂青史,萧萧落木满秦汉。万千盛绚成过往,独剩夕阳倚城墙。一部繁华史,已成梦境蕃昌。两行心血泪,只余现时慨慷。金樽盛酒空对月,灞桥娇柳自绽放。然难追过往繁骤,现在迈步重新。劝君莫湎渺渺烟云事,劝君惜取淙淙流水时。踏七尺之云,直追夸父;衔锱铢之沙,恳学精卫。再振秦汉之雄风,开大唐之国运。嗟乎!”

武后一言不发地展开细读,面上还是是神采不惊。

“是。”上官婉儿恭敬地应得一声,清清嗓门,字正腔圆的洛下音脱口而出,如同玉珠走盘般动听动听:“巍巍长安,环宇钦慕。东近潼关之固,西凭散关之险,环八水而带黄河,拥秦岭而衔日月,穿商洛乃至荆楚,越汉中而抵蜀山,据百二国土之险,举天下形胜地点。本日京畿胜地,可谓长治久安。”

上官婉儿耐烦地等了半响,目睹武后还没有开口的意义,这才娓娓陈述道:“此番,状元郎郭元振所撰写的《登华山赋》,词采富丽,说话精干,寄意深切,实乃不成多得的佳文。而解琬所写的《观大江赋》,天马行空,波澜壮阔,将大江美、险、奇、秀之景跃然于纸,也是非常不错,而陈浩所写的《安居故乡赋》倒是……”

上官婉儿一脸必定地开口道,“对,婉儿感觉撰书乃是一项庞大而又艰巨的事情,非才高八斗的进士不能担负。”

话音落点,明朗之声还是殿内绕梁不止,武后神采持重,端坐在罗汉床上一动不动,好久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一段读完,武前面上的冷酷之色消逝不见了,她俄然坐直了身子,沉声开口道:“接着念下去。”

武后点头笑道:“你一去一来也不知要多久,眼下天气已经不早了,还是明日再看为妥。”

“诺。”上官婉儿言得一句,俏脸微露踌躇之色,开口道,“不过,陆瑾所写的那篇《长安赋》,婉儿大抵能够背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