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鸿章 的忠心和忧虑[第2页/共4页]

此次册封载漪时没有把瑞字写成端写,以是载漪还是续上了瑞亲王的封号。只是凌晨刚醒来还来不及上朝的瑞亲王接到儿子溥儁的求救,他的房间内有一把带血的尖刀插在床头,尖刀下扎着一张纸条,是面写着:分开这间房间就是――死。死字是用血写成的。

李鸿章的话震惊了全场,众臣们纷繁指责。世铎更是说道:“大堂大人荒诞之极。皇上新政不得民气,众臣们请太后训政以重振朝纲。这如何成了勾引太后?太后训政天下归心,如何到了中堂大人这里就成了置大清于分崩离析而不顾?”

慈禧明白这是皇上的威胁,可她不怕。皇宫必竟保卫森严,此次还特地加派了双岗,定能镇住宵小之辈。出师倒霉呀,今次训政看来会有不顺。可成果不但仅只是不顺,而是闹心。

大殿内的氛围如同凝固普通,呼吸都已经停了下来,静的都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李鸿章这何止是诛心之言。这就已经是拿刀子在扎他们的心呀。别的先不说,单是这洋人的反应就被李鸿章说中了。

“另有军队。八旗绿营早已不堪利用,自甲午以后不管北洋还是各地的练军防军也已残破不堪。现在撑起我大清国防的不是别人。恰是由皇上一手缔造的皇家军队,这皇家军队的统帅也恰是皇上。诸位大人可知,老臣从天津过来之时,在天津火车站看到了甚么?看到全部火车站都是兵。光是火炮就稀有十门之多,重型机枪更是摆了一地。而带兵的不是别人,恰是死守平壤和营口的左贵重。他就等在火车站,只要号令一到就立即进京。成果等来当场待命的左贵重见到老臣说:整整一万余人的军队已经筹办结束,只要本官一声令下便能够立立即京平叛。诸位都可听清楚了,他们要进京的是‘平叛’,平的是你们的兵变。”李鸿章指着大殿上的每一小我:“诸位可曾想过为何会如许?一个还没有获得皇家军队番号的新兵军队都要进京平叛,更何况是皇上嫡派的虎狼之师。诸位这就是军心,这就是皇上在田庄台的尸山血海中,与将士们并肩疆场的得来的军心军威。试问太后与诸位大人。如许的军队,除了皇上谁又能批示的动。”

世铎站了出来,对着李鸿章拱了拱手:“以中堂之言,太后训政这军队就要兵变,这两江与东北就要与朝廷离心离德,洋人就要武力干与。这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吧。自同治朝起,太后训政这数十年来还不是平了杨洪之乱、甘陕回变,大清各种皆是太后一手建立。就连中堂大人的北洋舰队也是奉了太后旨意才气建立的,莫非中堂大人皆已忘否。”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五国公使后,慈禧是肝火中烧。她不明白,仅仅才亲政一年的光绪。是如何做到能在亲王府内悄无声气的放下带血的尖刀,又是如何能让五国公使出面保他的皇位。

荣禄领旨退下去了。慈禧深呼吸几口气后正欲指导天下之时,以英国为首的五国公使一起要求晋见皇太后。但愿皇太后就昨日之事能通报各国驻华公使,并要求清当局持续实施已经签订的和谈。

好吧好吧,哀家都忍了。可当遭到惊吓的溥儁进宫结果断不当大阿哥,气的慈禧都摔了杯了。终究在载漪的劝说下终究承诺了下来。慈禧叹了口气,总算成了一件事。这一早上给闹心的,慈禧干脆宣布退朝。可恰好就在这个时候,连夜赶回都城的李鸿章到了。他要求在大殿之上,朝见太后。慈禧想想,李鸿章也是忠臣,既然他才到了天津才一传闻哀家训政就赶了返来。就凭这份孝心就随他的意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