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大亮为庞王兵曹,为李密所获,平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遣弼,弼拒不受。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丙子,徙东莱王泰为顺阳王。
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六四三年夏,四月,庚辰朔,承基上变,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上谓侍臣:“将何故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上从之。济,护儿之子也。
丁亥,太常丞邓素使高丽还,请于怀远镇增戍兵以逼高丽。上曰:“远人不平,则修文德以来之’。未闻一二百戍兵能威绝域者也!”丁酉,右仆射高士廉退位,许之,其开府仪同三司、勋封仍旧,仍同门下中书三品,知政事。闰月,辛亥,上谓侍臣曰:“朕自主太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巨,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以是载舟,亦以是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己丑,诏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瑀、世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此始。又以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来宾。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天子中之下
冬,十一月,己卯,上礼圜丘。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宿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意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意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宿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厥后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以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满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所之前代不观,盖为此也。”上不从。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以是,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蒲月,癸酉,太子上表,以“承乾、泰衣服不过随身,饮食不能适口,幽忧可愍,乞敕有司,优加供应。”上从之。
八月,庚戌,以洛州都督张亮为刑部尚书,参与朝政;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