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路隋同平章事,充镇海节度使,趣之赴镇,不得面辞。坐救李德裕故也。
李训奏僧尼猥多,耗蠹公私。丁巳,诏地点试僧尼诵经不中格者,皆勒归俗。禁置寺及私度人。
庚子,制以曏日上初得疾,王涯呼李德裕奔问起居,德裕竟不至。又在西蜀征逋悬钱三十万缗,百姓愁困。贬德裕袁州长史。
上以久旱,诏求致雨之方。司门员外郎李中敏上表,觉得:“仍岁大旱,非圣德不至,直以宋申锡之冤滥,郑注之奸邪。今致雨之方,莫若斩注而雪申锡。”表留中。中敏谢病归东都。
郑注上言秦地有灾,宜兴役以禳之。辛卯,发左、右神策千五百人浚曲江及昆明池。
初,京兆尹河南贾餸,性褊躁草率,与李德裕有隙,而长于李宗闵、郑注。上巳,赐百官宴于曲江,故事,尹于外门上马,揖御史。餸恃其贵势,乘马直入,殿中侍御史杨俭、苏特与之争,餸骂曰:“黄面儿敢尔!”坐罚俸。餸耻之,求出,诏觉得浙西察看使。尚未行,戊戌,以餸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十一月,成德节度使王庭凑薨,军中奉其子都知兵马使元逵知留后。元逵改父所为,事朝廷礼甚谨。
郯王经薨。
初,宋申锡开罪,寺人益横。上外虽包涵,内不能堪。李训、郑注既得幸,揣知上意,训因进讲,数以微言动上。上见其才辩,意训可与谋大事,且以训、注皆因王守澄以进,冀寺人不之疑,遂密以诚告之。训、注遂以诛寺人为己任,二人相挟,朝夕计议,所言于上无不从,阵容炟赫。注多在禁中,或时休沐,来宾填门,赂遗山积。外人但知训、注倚寺人擅作威福,不知其与上有暗害也。上之立也,右领军将军兴宁仇士良有功。王守澄抑之,由是有隙。训、注为上谋,进擢士良以分守澄之权。蒲月,乙丑,以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守澄不悦。
时人皆言郑注朝夕且为相,侍御史李甘扬言于朝曰:“白麻出,我必坏之于庭!”癸亥,贬甘封州司马。然李训亦忌注,不欲使为相,事竟寝。
丁丑,以太仆卿郑注为工部尚书,充翰林侍讲学士。注好服鹿裘,以隐沦自处,上以师友待之。注之初得幸,上尝问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李珏曰:“卿有郑注乎?亦尝与之言乎?”对曰:“臣岂特知其姓名,兼深知其为人。其人奸邪,陛下宠之,恐无益圣德。臣忝在近密,安敢与此人交通!”戊寅,贬珏江州刺史。再贬沈□柳州司户。
初,宋申锡与御史中丞宇文鼎受密诏诛郑注,使京兆尹王璠掩捕之。璠密以堂帖示王守澄,注由是得免,深德璠。璠又与李训善,因而训、注共荐之,自浙西察看使征为尚书左丞。
李训、郑注密言于上,请除王守澄。辛巳,遣中使李好古就第赐鸩,杀之,赠扬州多数督。训、注本因守澄进,卒谋而杀之,人皆快守澄之受佞而疾训、注之阴狡,因而元和之逆党略尽矣。乙酉,郑注赴镇。
癸未,以史元忠为卢龙留后。
太和九年乙卯,公元八三五年春,正月,乙卯,以王元逵为成德节度使。
丙子,李仲言请改名训。
夫木腐而蠹生,醯酸而蚋集,故朝廷有朋党,则人主当自咎,而不当以咎群臣也。文宗苟患群臣之朋党,何不察其所毁誉者为实,为诬;所进退者为贤,为不肖;其心为公,为私;其报酬君子,为小人!苟实也,贤也,公也,君子也,强盗用其言,又当进之;诬也,不肖也,私也,小人也,强盗弃其言,又当刑之。如是,虽使之为朋党,孰敢哉!释是不为,乃怨群臣之难治,是犹不种不芸而怨田之芜也。朝中之党且不能去,况河北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