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哲甫一时也不敢吭声了。他虽在朱时泱跟前得脸,但那朱时泱却实是个六亲不认的短长角色,帝王该有的阴狠和多疑一样不缺,实在招惹不得。
本来这范哲甫即使位高权重,手眼通天,却也免不了在朝中竖有政敌,严庸便是此中最大的一个。严庸与他品级相称,同在内阁担负大学士,并兼任礼部侍郎。多年来两人因为政见分歧,一向貌合神离,暗中相争。先皇殡天以后,朱时泱即位,整日不睬朝政,骄贵度日,两人更是干脆撕破了脸皮,明目张胆地拔擢翅膀,之前朝为疆场,持续本身的政治厮杀。如此光阴一长,大大小小的恩仇积累下来,两人都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
范哲甫了然。前次皇上责打他的事,在前朝传得沸沸扬扬,他当然也传闻了,当时只感觉陆文远这个名字似曾了解,仿佛之前在哪听到过,却又全记不起来,想了一时没有眉目,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现在乍一听天熹五年,他倒是忆起了一件当年的旧事,串不起来的思路顿时全都连上了,内心豁然开畅。
严庸虽夺目,但实在倒是个宇量狭小,嫉贤妒能之人,这也是他多年来始终扳不倒范哲甫的启事。恰好那年殿试上,陆文远年方十九便跻身佼佼者之列,却还是出类拔萃,几近已是当年状元的不二人选。严庸见了内心天然是不舒畅,陆文远当时也是太年青,性子直,殿试还没开端就开口扣问天子去哪了,这摆了然是质疑严庸的主考官身份。严庸一贯狷介矜持,哪受得了这份热诚,当场就勃然大怒,殿试过程中对陆文远各式刁难,更是将他的名次从状元直接降到了三甲第十三名,汲引本该是榜眼的傅潜做了当年的状元。
桂喜哭丧了一张脸道:“奴婢也不太清楚,只是上回模糊闻声吏部尚书傅大人说,是甚么天熹五年的进士,厥后做了浙江道御史,又因为触怒了皇上,被迁为吏部主事,打了一顿……”
现在范哲甫考虑着,陆文远能有明天的景况,实在全拜严庸所赐。聪明如他,不会想不明白,本身这些年来困守处所,好不轻易见到皇上却反被责打,实在满是严庸当年作下的恶果,再加上现在在傅潜部下当差,目睹傅潜本日的统统,本该由本身所得,如何没有更加愤恨的事理?单是这份痛恨,就足以成为扳倒严庸的利器了。
两个侍卫噼里啪啦地打将起来。范哲甫赶紧伏地叩首道:“皇上息怒,放他入宫,是臣的忽视,但陆大人罪不至此,皇上这么打,是要打死人的呀!”
朱时泱晓得他不安美意,专爱和本身对着干,便嘲笑了一声道:“朕欢畅升谁就升谁,没有来由。”
现在陆文远的呈现,让范哲甫顿觉胜利在望,而这此中渊源,却还要从天熹五年的那场殿试讲起。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这时范哲甫已随桂喜前来,正站在不远处的门廊下,等候皇上召见。此番的对话被他一字不落地听在耳里,只道这陆文远当真胆小包天,连当今皇上都敢顶撞。当下拉了一把在一旁颤栗的桂喜,悄声问道:“桂公公,这陆文远是甚么来源?敢跟皇上如此说话?”
陆文远不慌不忙道:“皇上的这道诏令,尚未由吏部颁布,是以现在收回是来得及的,何况微臣劝皇上收回成命,不是没有来由。”说着,伸手从怀里取出赵咏宁的政绩考核记录,呈给朱时泱:“皇上请看,这是刑部郎中赵咏宁的政绩考核记录,他在职三年间,年年都在考核中拔得头筹,这刑部侍郎一职,本年本该由他升任,皇上却下旨让一个毫无功劳之人顶替了他,此举恐怕有失公允,难以令民气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