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治看了李忠的这道‘让贤’奏折,内心固然很欢畅,可面上还是回绝了,还派王内侍特地去了一趟东宫,安抚李忠,赐了他很多好东西。

连上座的李小九陛下也被袁公瑜的一席话忽悠得有些熏熏然,差点拍案叫绝了。

“再说,贤人即位以来,多次减免赋税,百姓日渐富庶,农家翁多收几斗米都深思着娶个称心的娘子……贤人不求拔取秀女,浪费华侈,只是扶正跟从多年的妃嫔,又有何不成?褚相公一再要求贤人另选贵女,莫不是想保举自家小娘子不成?!”

不管调研的成果是真是假,有了这份‘请愿书’,李小九陛下立即册封吴诩为后就是适应民意的决定!

而褚遂良则不顾风采,指着李义府痛骂道:“汝是何人,敢在朝堂之上妄议中宫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老褚戳中李小九的痛脚了=。=

“先王庶人暗害嫔妃、皇嗣,该当处以极刑,贤人仁德,饶其性命,亦不可连累之事……”袁公瑜先大大地拍了李小九陛下的一记马屁,然后点头晃脑进入正题:“王庶人罪有应得,不配为贤人之佐。然,臣觉得后宫不成一日无主,还请陛下早立中宫才是……”

许敬宗的神采也变得非常丢脸,非常委曲地对李小九陛下道:“贤人明鉴,老臣当年虽算不上家财万贯,也不至于穷迫到卖女儿维生,褚相公他如何能够误信流言,这般欺侮老臣呢!”

特别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保东宫党,他们千算万算,如何也没算到缝隙会出在最中坚的处所!

“开口!”

许敬宗见状,立即上前道:“褚相公这话就不对了,贤人年前才公布新律,点窜了数十条婚姻法律,您可也是修编之一,如何就忘了,现在咱大唐的律令可没哪一条规定不准扶正良家妾室为填房的!”

不可,这货不能留在身边,不然哪天被他忽悠了都不晓得= =

李治不由沉下了脸。

“不知贤人还记得先帝当年为何不立杨妃的启事吗?”长孙相公说到此处,就愣住了话头,留下无穷深意,让人去揣测…………

长孙无忌在朝堂上是很少开口的,一开口必定要成事,可明天这朝堂上的氛围实在诡异得紧,他是更加不知该不该开口。

“那么,以卿家之意,朕当立何报酬后?”李小九陛下非常派合地发问道。

袁公瑜不愧是干御史的,提及瞎话来都不消打草稿:“臣素闻武昭仪贤能淑德,仁爱过人,宠遇宫人俾下,宫中之人莫不赞其贤……昭仪文采不俗,德行昭昭,著有

李忠感念不已,在昌大的元服典礼以后,亲身上书,表示他的德行陋劣,又是庶出之子,请李小九陛下册封武昭仪为后,他愿退位让贤,奉五郎李弘为太子……

文武当中有一大半人都忍不住把目光溜向上首正襟端坐的李小九陛下……

十数篇,实乃才德兼备,环球无双,可与文德皇后比肩……”

这一本奏折的呈现,可谓石破惊天,震得全部朝堂的文武百官都惊诧万分。

这货要不是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憨货就是背后有人!

这下不但李治有些啼笑皆非,就是吴诩在帘后听了,脸上也不由一抽。

可惜…………

坐在御座珠帘以后窃听朝会的吴诩则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擦咧!这个袁郎君的嘴实在太强大了,尼玛都快把她吹成圣母再世了,连文德皇后都快甘拜下风了有木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