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感乞助无门的世家们,这才发明,‘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真的一点也没说错!
吴诩想不到李小九这病歪歪的小白脸竟然另有人惦记取,不由黑了脸,更让她活力的是,一向被她寄予厚望的苏定方,竟然在攻破出羽城后让大海人给跑了!
幸亏他跟吴诩这段时候只要等着倭岛那边的战事结束的动静就够了,倒也不消耗太多神。
第二十一章 二圣 16
吴诩反倒奇特了,她一贯以为这些世家夙来狷介,养着闺女就是用来跟别的世家联婚的,现在不让他们‘强强结合’了,如何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大海人逃到北海道的时候,部下兵马本来就未几,又与虾夷国干了一场,部下嫡派丧失过半,即便以后借着‘灵镜降世’即位为王,立即收拢了出羽、越后、陆奥等地的处所权势,他部下的兵力一时之间也抵当不了大唐和渤海国、虾夷国四周而来的打击。
当然,也有人想逛逛崔氏的门路,可崔家本身又没降等,哪有那么多时候管别人如何样啊╮(╯_╰)╭
这些人倒是想闹腾啊,但是朝中没人,还闹个毛啊!
这倒是一项不测的收成!
“阿武,你觉得他们这是让步了吗?”李小九笑着给吴诩解惑道:“依我看,他宁肯让自家的小娘子毕生不嫁,也毫不如我们的愿,与他姓联婚,免得低了自家的身份……”
看到一多量老牌世家或被剔除或被降等,李小九陛下龙心大悦,当即亲身为《姓氏录》写序,并详细规定了类例,甄选出一些惯例来。此中博陵崔氏本该降等的,但李小九陛下想到当月朔向冷静支撑本身的铁杆帝党崔敦礼老爷子,就大手一挥,把崔氏还留在一等大世家之列。而太原王氏因为出了一个废后,本该降到末等的,但其旁支的王方翼在此次平倭之战中,军功甚巨,李小九陛下就分外开恩,让王氏暂列于第五等世家。
固然各大世家都放出了狠话,小李相公还是不为所动,还奏请李小九陛下将现在市道上传播的《氏族志》全数收缴烧毁,新定《显庆姓氏录》,规定统统录入《姓氏录》的氏族必须是在朝五品以上官员所属的家属。此中,遵循贞观的旧例,天后并州武氏、贤妃湖州徐氏以及京兆韦氏、昌平燕氏等首要外戚都列为一等世家,如李绩、李义府、许敬宗、许圉师等人皆因身居相位,其家属都被升为二等世家,其他三品以上的官员家属或入二等或入三等,不一而足。按照李三郎对氏族录入《姓氏录》的换算体例,只要五品(包含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心机家属能够入围,那么就意味着新修的《姓氏录》里的姓氏和家属将比本来《氏族志》里收录的减少起码一半。更要命的是,用李三郎的体例收录氏族,很多之前的一二等大世家如果没人在朝居于高位的话,就面对着被踢出《姓氏录》的窘境。只这一项,先废后的舅家河东柳氏、废贵妃母家兰陵萧氏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百年世家都被无情地丢出了《姓氏录》,更有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这些朱门世家因为家中后辈在朝中的官位不显,遭到了降等……
而东都的一些世家勋贵早就密查得动静,纷繁将自家保藏的好花都献进宫来,诡计奉迎一下吴诩。
吴诩也没有诘问,实在她会存眷‘禁婚令’这事,只是因为先前承诺了要给李三郎说个媳妇儿的,成果就因为重修《氏族志》的事,人家死都不肯把女儿/妹子嫁给小李了,就算她是‘二圣’之一的天后,也不能霸王硬上弓,强聘人家的闺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