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山东激变(下)[第1页/共5页]

王可冷哼一声,淡定地解释说,“……这大明朝廷近年来又是苛捐冗赋,又是辽饷剿饷,又是比年大旱,现在又是黄河决口,当真是龙脉断绝,气数已尽。无数百姓刻苦受难,为求摆脱,都是烧香虔信本教,只要罢休做起来,立即就会有千千万万的贫民呼应,不说囊括天下,起码横扫中原是没题目的。

※※※※※※※※※※※※※※※※※※※※※※※

在天启二年的徐鸿儒兵变败亡以后,闻香教一向是大明朝廷重点打击的亲信大患,但是扎根于本土的闻香教生命力很固执,固然朝廷峻厉弹压,但闻香教向来没有遏轨制日动,只不过行事低调了很多。

看着这些形销骨立破衣烂衫的哀鸿流民们,一个个群情激奋的模样,闻香教的铁杆教众和大小头子们从速趁热打铁,把他们当中的青壮挑出来,每人发了半个细粮饼子、一根竹枪,预备让他们打头阵蚁附攻城。另一些老弱则被分发了装满泥土的麻袋,筹办让他们顶着守军的箭矢和滚石檑木去填护城河……

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候,济宁城毕竟还是堕入了战役的阴霾当中。哪怕是矗立的城墙,宽广的护城河,城头上各式百般的守备东西,以及还算精干的民壮兵丁,也没法让济宁城中的缙绅感到充足的放心。

“……前边的济宁城里存着全天下几分之一的粮食,突破了城池,我们便能够年年吃饱……”

在间隔济宁城两里多外的一座茶棚的茅顶之下,教主王可和闻香教中珍朱紫物相对围坐,远了望着数以十万计的流民在教众的批示下,黑压压地爬动着,筹办着用性命和血肉把济宁城给啃下来。

第八十二章、山东激变(下)

是啊!想想那交纳不完的苛捐冗赋,想想那持续几年没甚么收成的地步,想想身边不竭饿死病死的家人,很多人俄然发明,从本身出世时到现在,仿佛就向来没过上甚么舒心承平的日子,每年每月每日都在苦苦地煎熬,都在想着如何活下去,可还是活不下去!一边是老天爷不下雨,一边又是朝廷派下来抽筋扒皮的辽饷和剿饷,这等横征暴敛的祸害乃至还超越那水灾蝗灾,不但让人饿死,还让人卖儿卖女卖地,背上几辈子还不洁净的高利贷――如许暗无天日的世道,不是季世是甚么?不是大劫是甚么?

“……大劫将至,地上仙国降世,谁着力做事,谁舍生忘死,就能入极乐故乡,就能被神佛庇佑……”

崇祯五年夏,黄河大堤于孟津决口,无数村镇化为泽国,更进一步减轻了中原百姓的磨难。

因为,这一次被闻香教煽动起来围攻济宁的流国蠹兵,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如果是在承平时节说这个,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会插手出来,可在这个时候,大师都已经成了仿佛溺水濒死的绝望之人,就算有一根稻草丢下去他们都要丢下去抓住,何况这闻香教的确有拨出粮食在施助大师,只要入教烧香,每天多少有点吃的,别想着吃饱,勉强不被饿死顶天了,可这好歹是一条活路。而与之比拟,官府和缙绅却都没有一颗粮拿出来――在这个时候,饥民们不信闻香教信谁?

固然这些闻香教“传经人”的辩才,大抵只能说是普通,但那些面有菜色,身材肥胖的饥民,还是全都听得出神,有人满脸喜色,咬牙切齿,有人听的动情,禁不住热泪盈眶,不住的擦拭眼角。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