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第9页/共10页]

此中无有二,亦复无有一,大智善见者,如理巧安住。

第十灌顶真佛子,成满最上第一法,十方无数诸天下,悉能震惊光普照。

若逐化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照实,不知圣妙道。

尔时,功德慧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利诱无知者,妄取五蕴相,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

尔时,世尊即受其请,入妙胜殿;十方统统诸天下中,悉亦如是。

“我闻最胜教,即生聪明光,普照十方界,悉见统统佛。

“见最胜智奥妙身,相好端严皆具足,如是尊敬甚难遇,菩萨英勇初发心。

尔时,胜慧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第三菩萨修行住,当依佛教勤察看,诸法无常苦及空,无有我人无行动。

“伟哉大光亮,勇健无上士,为利群迷故,而兴于人间。

“佛子,云何为菩萨不退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坚毅不退。何者为十?所谓: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没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畴昔有佛、畴昔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将来有佛、将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泛博法。何者为十?所谓:说一即多、说多即1、文随于义、义随于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何故故?欲令促进,于统统法善能出离;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诸法各别威仪别,天下分歧前后际,如其世俗第一义,悉善了知无不足。

法王善巧安立处,随其处所统统法,法王宫殿若趣入,及以于中所观见。

“佛子,云何为菩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美满,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能力;或见神足;或闻记别;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诸剧苦;或闻如来泛博佛法,发菩提心,求统统智。此菩萨缘十种可贵法而发于心。何者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善恶业报智、诸根胜劣智、各种解不同智、各种界不同智、统统至处道智、诸禅摆脱三昧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普尽智。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勤扶养佛、乐住存亡、主导人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便利演说沉寂三昧、赞叹阔别存亡循环、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何故故?欲令菩萨于佛法中间转增广;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欲以难思诸佛刹,悉置掌中而不动,了知统统如变幻,菩萨以此初发心。

统统法无住,定处不成得,诸佛住于此,究竟不摆荡。”

阔别于法想,不乐统统法,此亦无所修,能见大牟尼。

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倒置慧,增加统统恶。

始求佛道一念心,人间众生及二乘,斯等尚亦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