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董阁老晓得吗?”这话是在问陈渊。
“圣明无过主子!是扬州两淮的官员递上来弹劾两淮盐道御史的奏折,”陈渊谨慎翼翼地说,“今儿早上才送到的,主子怕扰了主子赏雪的兴趣不敢提早说,但也不敢不说。”
太康看了眼棕色封皮的奏折,又看了看哈着腰低着头陈渊,拿起奏折,翻开看去,是两淮官员弹劾两淮盐御史金涛的,内里另有盐道督监的影子。
大靖朝向来就有调派寺人出去督军、督盐、督铁、督粮的,这些人都是天子信赖的人派出去的,大多数都是冯珙、陈渊、石安和郑经这几个秉笔寺人的亲信之人。
“这话实在!”太康嘴角勾起一抹笑,很快又隐去了,“冯珙,你说密奏金涛贪墨之事是真是假?董路知不晓得?”
下雪是不冷的,太康哈着热气搓动手,信步走着,边走边赏雪。
陈渊赶快道:“这是密折直接送到司礼监的,今儿早才送到,董阁老目前还不晓得。”
不过也好,虽没能措置掉董阁老,却不测的把石安给牵涉出来了,早就想撤除石安苦于一向没有机遇,这个机遇,千载难逢。
原觉得太康会龙颜大怒,没想到他会谨慎措置。
“冯珙!”太康俄然愣住脚步,抬开端望着前面的茫茫大雪问,“朕记得没错的话,这个金涛是董阁老保举的吧?”
纷繁扬扬的大雪从上空飘下来,先是柔嫩的鹅毛飘飞,将森严的皇宫变成了金银敞亮的白宫,初冬的大雪飘下来,已是太康三十八年的年末了。
太康嘲笑一声:“他只能查出周福宁和金涛,再往深他就查不出,也不敢查了,你安插人手去查吧。”
两淮盐道督监就是石安的亲信——周福宁。
太康背动手直直的往前走,走着走着他像是自言自语着说:“做人难,仕进难,都不难。不做小人,做个好官,这才难啊!”
太康抬头叹口气,“今儿是十仲春了,皇后娘娘已有四个月的身孕了。”说话间,他将奏折踹进怀里,“给两淮官员传旨,此事件必谨慎详查,陈渊!派北镇抚司十三太保前去两淮调查此事,另有!宫里派去的盐道督监是干甚么吃的?恐怕也贪了很多吧?给朕押返来!”
冯珙晓得陈渊是最会恭维的,低着头面无神采的跟着。
天蒙蒙放亮,到处挂着的灯笼仍然点着,六合白茫茫的一片,各宫当差的寺人宫女拿着扫帚打扫着门路上的雪。
太康最是喜好雪的,得知昨夜飘了雪,便早早地起来,往畅春园踏雪赏景。
太康饶有兴趣:“说。”
冯珙想了想说:“主子不敢胡说,只好打个比方。”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冯珙:“是!”
“主子爷!这是初冬的瑞雪,”陈渊跟在中间陪着笑,“用官方的话说,这叫‘瑞雪兆丰年’,申明来年必定有个大歉收。”
冯珙问:“陈渊已经去查了。”
冯珙:“以主子看来,董阁老像个媳妇儿。”
早上的雪还是没有停,纷繁扬扬地飘落下来。
太康哼得一笑:“你跟了朕二十余年了,到现在连个马屁都不会拍,手底下管着这么大的内宫,也不怕被人算计了。”这个算计指的是陈渊,“你看看人家陈渊,事事都往前头钻,即管着北镇抚司,又管着东厂,要不是你手里掌着印,恐怕早就被他给整治了。”
石安一倒,曹璋就是去了保障。